海棠小说

海棠小说> 盖世双谐 > 第79章

第79章

目光,如果连主将都跟着一起训练,那士兵们还有什么资格说坚持不下去? “现在告诉本王,你们能不能坚持下去!” 李承道语气凌厉地开口道。 而在他话音落下后,所有士兵们都强忍着疲惫之意,哗啦啦站了起来,然后用尽全力大吼道:“能!!!” 经过李承道的那一番激励之后,一万士兵终于被激起了斗志,埋头于苦练之中。 毕竟训练效果怎么样,是关系到他们的性命的,谁也不想不久后去了幽州将命白白送在了战场上面。 更何况只要努力训练就会得到奖励,酒肉美食甚至是银钱,谁能不爱? 再加上有岳飞这么个将领跟着一起进行训练,而且训练量还要比他们多一倍,这就更让他们没有懈怠的理由了。 …… 开封城外。 虽然是烈日当空,但是在荥阳城外的荒野里,却有一群又一群地士兵在奔跑着。 这些正是那一万名士兵,现在正在进行着带兵越野行军。 每一名士兵都是大汗淋漓,一个个脸上有着掩饰不住的疲惫之色,但是这些士兵们却依旧保持着队形,丝毫不乱,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掉队。 在最前面一支大队伍后面,一名士卒脸色苍白地跑着,汗水已经打湿了他全身上下的衣服。 “不、不行了……我坚持不下去了……” 这名士兵身体一软,直接就倒了下去,瘫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 而随着这名士卒的掉队,整个上千人的大队伍也都一起停了下来。 为了培养每一名士卒的集体归属感,十支大队在类似越野行军里,只要有一名士兵掉队,整支队伍都必须停止前进,必须要等掉队的士兵跟上,哪怕袍泽把他抬着也要跟上大队伍。 “怎么了?谁掉队了!” 负责领队的千夫长跑了过来,大声问道。 “队长,张三身体虚,今天天气又热,发痧跑不动了。” 一名士兵回答道,发痧在古代就是中暑的意思。 “来两个人抬着他,继续跑!” 千夫长大手一挥,毫不犹豫地说道,“咱们三队今天头一次跑到最前面,只要回到校场,咱们就是第一!” “可是张三他……” 一名士兵张三的人中欲言又止,张三现在已经陷入昏迷之中了,一旁有好几名士兵在帮他扇风散热。 千夫长刚想说话,后面有另外一大队士兵跑了过来,在路过他们身边时停下了。 “老王,看来今天的第一又是咱们七队的了,哈哈哈!” 为首的千夫长朝三队千夫长哈哈大笑道,然后对身后的队伍高声喊道:“大家伙再加把劲!一鼓作气完成今天的训练!” “好——!” 上千名士兵齐声应道,然后又整备队形,越过三队重新行军。 三队的士兵们望着七队从自己身边跑过,一个个心中都十分憋屈。 “好不容易能拿一次第一,结果又没了!” “真是的,关键时刻总有人掉链子。” “唉,谁叫咱们运气不好呢,分到这样的袍泽。” …… 士兵们忍不住小声嘀咕了起来,而三队千夫长闻言脸色顿时沉了下来,黑着脸骂道:“刚刚这话是谁说的!给老子滚出来!” 说话的那几名士兵们面面相觑,只好硬着头皮站了出来。 然后三队千夫长毫不犹豫地上去给了他们三人每人一巴掌,骂道:“是第一重要还是身边的袍泽重要?我们都是一个队伍,是一个集体!忘了太孙殿下是怎么教导我们的吗!” “第一没了还能继续努力拿,袍泽的命要是没了,他还能复活吗!” “你们现在都开始嫌弃身边的袍泽了,那等到以后上战场了,谁敢放心后背交给你们!” “一群猪脑子,以后不要再让老子听到这样的话!否则自己去领军棍!” 三队千夫长的这番话,让这几名士兵羞愧地脸色通红。 而这时候,张三也悠悠转醒了,刚好听到千夫长的这番话,心中不由得一阵感动。 “队长,我还能坚持……” 张三咬牙站了起来,虽然脸色苍白,但是目光却非常坚定。 三队千夫长打量了他一会儿,然后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道:“加油,是个男人就不要软了!” 说完后,他就回到队伍前方重新领队。 而被他训斥的那几名士兵,则是主动跑到张三身边,搀扶着他跟上队伍。 张三对他们投去一个感激的目光,然后咬牙坚持跟上队伍。 而在三队继续前进没多久后,他们居然在前面发现了正在慢跑的七队。 “哟,可算跟上来了,不枉费我们等半天,你们的人没事儿吧?” 七队千夫长对三队千夫长咧嘴一笑,询问道。 后者心里微暖,锤了他一拳后骂道:“当然没事儿!而且谁让你等了,咱们三队可都是一群硬汉子!” “那比比?” 七队千夫长挑衅道。 三队千夫长一抬下巴:“比就比,谁怕谁!” 两支队伍,就又继续开始了奔跑。 而在更后方,还有一支又一支队伍,在荒野中锲而不舍地行军着。 .. 第三十九章 阅兵,围观者头皮炸裂 按照李承道给予的练兵方法,一万六千新军每一日都要进行各种训练,而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每隔几日,训练量都在逐步递增。 而随着训练的增多,一开始所有士兵们还是为了获得奖励而拼搏,到了后面以后,他们就是单纯地是想为了赢而努力了。 不是为了个体,而是为了整支队伍的荣誉。 连这些士兵们自己都没有发现,他们对于整体荣誉看得越来越重,也越发将自己看成整体中的一份子了。 这种转变虽然缓慢,但是却真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每个士兵的心性,让他们明白什么是集体荣誉感。 就在这样积极的竞争风气中,半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城北,校场。 一万六千大军肃立在校场之中,士兵们手持长枪,姚别横刀,每一个士兵都站得有如标枪一般笔直,光是站在那里就给人一种极为惊人的威严气势。 而在阅兵台上面,李承道正在和岳飞等几位将领们站在一起,此外郑元洲、郑继伯两人也被李承道邀请了过来,一起检阅军队。 “承道,这就是你练了半个月的新军?” 郑继伯看了一眼台下的大军,然后好奇地朝李承道问道。 这半个月里面大军稀奇古怪的训练方法,引发了荥阳城里许多百姓的关注,不少人都在谈论李承道那古怪的练兵方法,不过谁也猜不透这么练兵有何作用。 包括郑继伯、郑元洲也是如此,不明白李承道在卖什么药。 “外祖父,舅舅,你们待会便知道了。” 李承道淡淡一笑,然后将目光投向了身边的岳飞。 “开始吧,岳将军。” 半个月过去,岳飞整个人都精瘦黝黑了许多,但是看起来也更加强壮,精气神更加饱满。 “诺!” 听到李承道的话后,岳飞点了点头,然后上前一步,挥手下令道:“围绕校场,正步走!” 岳飞的命令,通过令旗传达下去。 “轰!轰!轰!” 一万六千人,围绕校场开始进行正步走。 脚步踏在地上,犹如千军万马奔腾而过。 轰然作响的同时,却是那么的整齐划一! 每个人的脚步,都在同一时间落下。 他们,每一次挥手、抬脚都完全一致,甚至落步声也只有一声,宛若一体! 这样的一幕,震撼人心! 从来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能到整齐到这种地步,很难想象这是一群人能做到的事情! 这一刻,所有观看阅兵之人,全都感到头皮炸裂。 “这……这是怎样一支威武之师!” “一万六千人,如同一个整体。浩荡军威,实在令人恐惧。” 郑继伯,郑元洲父子两,全都发出深深的感慨。 “若不是亲眼所见,老夫觉不相信这是一支仅仅训练了半个月的新兵。” “殿下当真是兵法大家!” 一万六千新兵,正步走如同雷霆万钧,令人畏惧。 齐步走的时候,又给人一种休闲的美态,赏心悦目。 “结阵!”岳飞又一声命令下达。 一万六千大军顿时有序地开始分散,不过短短十多秒的时间,原本的一万六千大军就分成了十个正方形的方阵,一眼望去彼此之间泾渭分明,秩序井然! 紧接着大军开始进行演习,以一千六百人为一个方阵单位,彼此之间不断变换阵型,进行攻伐作战! 当然不是真的厮杀,而是以兵法众的阵法变化,以阵破阵,直到一方阵型开始散乱为止。 在每个方阵的千夫长的指挥下,士兵们不断变化阵型,但是这过程中却没有半点凌乱的感觉,一切都非常有序! 仿佛每个方阵都是一台机器,而方阵里的每一名士兵都是其中的一个零件! 这些,都是两个月以来辛苦训练的结果,每一名士兵都想最完美地把两个月的辛苦成果给展现出来! 经过后世军训的内容,再加上岳飞的排兵布阵,完全不是1+1=2的那种提升。 校场之中喊杀震天,传遍了方圆数十里。 开封城里跑来围观的百姓,一个个目瞪口呆。 正步走、齐步走,让他们见识到了什么叫做不动如山。 结阵冲杀时,又让他们见识到了什么叫做侵略如火! “好生威武的军队!这便是太孙殿下的军队吗?” “跟这支军队比起来,咱们荥阳的守军和那些山贼混混差不多……” “太孙殿下带兵如此厉害,难怪会被陛下派去幽州防御突厥之患。” “有太孙殿下,又有如此雄军,那些突厥又有何惧!” “太孙殿下为我大唐储君,真是我等百姓幸事!” …… 周围百姓们议论纷纷,他们之前只觉得李承道带的这些兵很奇怪,每天到处跑来跑去,现在才见识到了什么叫精兵! 而随着周围百姓们越聚越多,校场里士兵们演练也越发卖力了。 “拔刀!” “锵——” 只听见完全一致的拔刀声响起,大军各自分散开一定距离,演练刀法! “杀!” “杀!” “杀!” …… 一万六千名士兵动作整齐划一,每挥一刀都要大喝一声,刀起刀落带起一片寒光。 这样的肃杀的气势,仿佛面前不论有什么样的敌人,都会被他们给完全撕碎! 所有观看大军操练的百姓们,都已经震撼得说不出话来了。 直到今日他们才明白什么是军威,怎么是精锐! .. 第四十章 前往幽州 “好一支精锐之军!” 阅兵台上,郑元洲观看着台下的众多士兵,忍不住面露极度的震惊之色 这些士兵们是他负责招募的,在两个月前还不过是一盘散沙,一群乌合之众。 现在却已经成为了这样一支可怕的军队! 看着这些士兵操练,他毫不怀疑他们的战斗力有多强。 不说其他的,光是这样雄浑肃杀的一股气势,就已经超过了绝大部分军队! 冯立、岳飞等将领也被震撼到了。 他们虽然明白李承道给出的练兵之法不俗,但现在真正看见后,才明白到底有多厉害! 那看似简单的站军姿、踢正步、分队伍,居然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殿下实在是天纵奇才!这样的练兵之法,也就只有殿下才能想出来了。” 薛万彻由衷地感慨道,对于李承道简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听到这些赞誉之词,李承道并没有飘。 他看向那气势恢宏的新军,忍不住紧紧握住了拳头,眼里满是火热之色。 有了这支军队,再加上那七千白袍骑军,就算去幽州又何惧! 就算王君廊是幽州地头蛇,也要被他这头强龙压制! 阅兵结束之后,大军正式开拔。 李承道率领七千白袍军,一万六千新军,离开荥阳,浩浩荡荡往幽州而去。 郑继伯等荥阳郑氏人员,一路相送三十里。 …… 幽州,乃边关苦寒之地,扼守南北,自古以来都是边防重地,与突厥接壤。 荥阳距离幽州路远,李承道带着大军足足赶了大半个月的路,方才踏入了幽州境内。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李承道感受着拍打在脸上、夹杂着沙砾的粗粝的风,将目光投向了眼前的大漠,忍不住默念道。 以前读这句诗的时候没觉得什么,而如今真正来到边塞后方才明白王摩诘这句诗写的是多么真实,这才是真正的边塞风光! “殿下果真文采斐然,好诗!” 一旁的岳飞目光一亮,开口赞道。 而一旁马车里,和长孙无垢、杨妃、李承乾三人坐在一起的李丽质闻言,却撇了撇嘴。 “到了边塞,还有心情作诗。” 虽然她也觉得李承道念的这两句诗很好,但是由于对李承道的恶劣印象,她就是打心底里不想承认李承道的优秀。 “边塞苦寒,但在本王看来比在长安勾心斗角要好得多,也不必日日防备你那父王耍阴谋举兵杀我,更何况还有你们这几个他的至亲血脉跟着一起受苦,我还有什么不高兴的呢?” 李承道扭头看向了李丽质笑道,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 经过一段日子的奔波,李承道现在少了一分养尊处优的稚嫩,而多了一分英武之气,越发有男人魅力了。 “你!” 李丽质被李承道一番话气得说不出话来,她们母子三人是被李承道强行带到边关来的,否则谁愿意来这种地方? “丽质,住嘴。” 长孙无垢拉了拉李丽质,六七岁的小姑娘虽然讨人喜欢。 但一直挤兑李承道,难免会惹恼对方。 她故意岔开话题,问道:“殿下为何不在荥阳待着,反而来幽州这种地方?” 经过一段日子的相处,她已经确认李承道暂时是不会杀她们了,所以畏惧之心也少了不少。 不过她也明白,不杀她们只是因为目前她们还是有用的筹码,如果真的被李世民逼的太狠,她相信李承道下手是不会有任何迟疑的。 “为什么来?这个你得问问那逆贼做了什么。” 李承道嗤笑一声,“李世民以皇爷爷的名义拟圣旨命孤来幽州,目的不就是想利用突厥来消耗孤的人马,让孤无法在荥阳稳定发展么?” “这幽州守将王君廊是李世民的心腹,孤倒是很好奇他会怎么对付孤。” 听到李承道的话,长孙无垢心里十分震惊,竟然是李世民假拟圣旨让李承道来幽州的。 “王将军乃天策府旧臣,带甲数万,坐镇幽州。李承道现在来了他的地盘,说不定我母子三人就有被解救的机会了。” 长孙无垢心中暗暗想到,打算去了幽州城后要想办法联系到王君廊。 “好了,休息结束,继续前进!” 李承道收回目光,准备令大军继续前行前往幽州城。 “报——!” 就在这时,一阵马蹄声传来,一名斥候策马来到李承道身前,然后翻身下马,单膝跪地道: “禀殿下!南方十里处发现有一队突厥骑兵,正在抢掠一处村镇!” “什么?” 李承道神色微变,然后直接问道:“对方有多少人?” “约一千人左右,方圆三十里内没有发现其他援军!” 斥候恭声回答道。 “哼!区区一千突厥骑兵,居然猖狂到敢入幽州境内作乱!真是胆大包天!” 李承道冷哼一声,面色冰冷无比。 “冯立何在!” “末将在!” 冯立应声而出。 “本王命你率三千白袍军,去将这支突厥骑兵给赶尽杀绝,不留一个活口!” 李承道森然下令道,言语之中满是杀机。 “末将领命!” 冯立接了命令,然后点出三千白袍军,杀气腾腾地出发了。 …… .. 第四十一章 一个不留 十里外,一处村落之中。 原本宁静祥和的村落,现在已经是一片遍地尸体、哭喊震天的地狱景象。 突厥骑兵策马在村落之中肆意纵横,挥舞着马刀斩杀着一名又一名村民。 还有突厥士兵在村落里放火杀人,抢奸掳掠,甚至连孩童也不放过,见人就杀。 一番掳掠之后,这些突厥士兵们方才心满意足地带着战利品策马离去。 而就在他们离开没一会儿,冯立便带着人马赶到了。 而见到村落里的凄惨景象,冯立气得双目赤红,怒火万丈道:“妈的!给老子追!” “今天就算是追到天涯海角,也要把这群突厥狗给杀死,否则我们对不起汉人二字!” 不仅仅是冯立,众多白袍军士兵们看见这样一幕,也是升起了无边怒气。 冯立一声令下后,三千白袍军丢下各自身上的负重,仅仅带一把横刀,轻衣便袍策马狂奔,席卷起漫天黄沙! 而那一队突厥骑兵们还在带着战利品悠悠前进,听到后面的动静后,顿时吓了一大跳。 “不好!唐军骑兵追过来了,快跑!” 领头的将领见到白袍军如此惊人的声势,心中顿时有些慌乱,连忙下令撤退。 然而他们每个人身上基本上都带着抢夺来的战利品,一时之间根本跑不起来! 而当他们决定丢下战利品逃跑时,三千白袍军已然杀至! 冯立一把拔出腰间

相关推荐: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下弦美人(H)   偏执狂   小可怜在修罗场焦头烂额   沦陷的蓝调[SP 1V1]   寡妇门前桃花多   老师,喘给我听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倒刺   小裤衩和大淫蛋情史(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