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要更加难得的东西,是后世袁大爷的心血所在,让世界数十亿人免于饥饿。 若是有了杂交水稻,那么碰到什么旱灾蝗灾都不怕!杂交水稻一年的丰收产量,就抵得上往年三年甚至更多的量! 这丝毫不夸张! 而第二个选择,远洋船只设计图纸以及当今世界的航行地图一份。 如今大唐的船只,航行到吕宋已经是非常勉强了,想进行远洋航行是不可能的事情,技术达不到。 但若是有了远洋航行的船只,再加上一份地图,那就能远洋发现新大陆! 去其他陆地上殖民、掠夺财富、掠夺人口作为奴隶来进行血腥的原始资本积累,让大唐迅速强盛起来,并且把触角伸到全世界,打造一个真正统治世界的跨大陆的帝国。 不可谓不诱人。 两个选择的奖励,每一个都极具诱惑力,让李承道难以拒绝。 而在李承道陷入两难中不说话时,德善女王的心也随之慢慢沉下去了。 她本来觉得自己说出这种提议后,大唐天子绝对是会答应的,但是后者依旧一言不发,让她对自己的判断渐渐失去了自信。 事情有些超出她的掌控了。 “真是烦人。” 面对着两难的抉择,李承道心情烦躁无比,直接起身朝外面走去,两旁的宫女连忙上前帮他掀开珠帘。 德善女王这才看见了李承道的真容。 身着明黄色帝王衮冕,剑眉星目,眉宇如画,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美男子。 那双深邃的黑色眸子与薄削的嘴唇,透着一股令人心折的魅力。 然而李承道并没有因为德善女王而停留,冷冷地扫了她一眼(在她看来),便直接从她身侧越过离开了。 等到李承道离开后,那些新罗使臣们已经吓傻了,其中一名忍不住战战兢兢地问道:“陛、陛下,您是不是惹得唐皇发怒了?” “孤、孤也不知道啊……” 德善女王也十分手足无措,她不知道自己说错什么了,李承道的态度会那么冷淡。 实际上她不知道的是,李承道已经忽略了她说的那些话,完全都是在烦恼系统选项的事情,所以帝王威严不自觉地流露了出来,让人觉得在生气一样。 走出太极宫后没多久,李承道方才回过神来,对高怀吩咐道:“让人给德善女王在宫中安排一处住处,派暗影卫监视,没有朕的命令不许她擅自离开。” 在他做出选择之前,德善女王不能离开长安。 “是,陛下。” 高怀躬身应下,然后转身返回太极宫。 李承道这才带着满心的烦恼朝着宫外走去。 …… 德善女王心中满是苦涩之意,李承道的态度让她以为肯定是失败了,新罗必定灭亡无疑。 然而这时候,她见到那名跟着李承道的太监重新返回了太极宫,道:“陛下有令,请德善女王暂留在宫中,不得离开长安。” “什么?” 德善女王微微一惊,神色变了变,不知道李承道这是什么意思。 然而神色变幻一阵后,她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只要能留下来,说不定就有让李承道改变心意的机会。 .. 第二百五十四章 杂交水稻! 答不答应德善女王的请求,对于李承道来说并没有太大区别。 一个小小新罗,留不留问题都不大。 他真正感到难以抉择的是系统给出的两样选项奖励,选择“东方魔稻”,还是远洋宝船的设计图纸以及航海图。 选择前者的话,大唐从今以后再无饥荒之威,这是成为超级强国的根本基础。 选择后者,拉开大航海时代序幕,远征海外,大肆殖民,掠夺人口和财富来迅速发展国力。 两个选择都极具诱惑力,令他难以拒绝任何一个。 冷静下来后,李承道开始理智地分析两项奖励的利弊。 “远洋殖民、掠夺人口、奴隶和财富虽然好,但是如今我大唐的国力并不支持这么做。” “远洋需要较为先进的医疗技术以及科技技术,否则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 “而且目前我大唐在册人口仅有两百三十万户,人数不过八百万,人口尚未饱和,对土地的需求不是很大,远达不到殖民扩张的条件。” “相比之下,如果选择杂交水稻的话,将会大大提高抗灾害的能力,解决了粮食问题,人口自然而然也能增长,人口增长后国家便能越发强盛。” 李承道理清楚思绪后,心中渐渐有了决断。 古代不比后世科技发达的时代,在这个科技不兴的时代,人口就是劳动力与生产力,一个国家强盛的根本保证。 人口稀少就代表税赋不足、国库空虚、难以征兵,国力衰弱是自然的事情。 所以每一代王朝君主都会致力于提高国内人口基数。 而人口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百姓贫困,粮价太高难以养活,连活都活不下去,怎么会想着多诞后代? 大唐如今虽然没有到百姓活不下去的那种地步,但是人口增长缓慢依旧是个不争的事实,在杨广时期和各路诸侯争霸、天下大乱时期死伤的百姓青壮太多了。 “为了不让饥荒再次重演,还是选择杂交水稻吧。” 李承道最终做出了选择。 他选择了一条较为稳妥的道路,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 远洋大航海、全世界殖民虽然诱人,但于如今的大唐而言还是过于勉强了。 不过……和德善女王结合诞生子嗣么? 李承道神色微微一动,然后摇头收回了目光,走回龙案后处理政务。 这件事还是缓几天再谈吧。 …… 由于李承道的命令,德善女王被软禁在宫中不准离开。 软禁他国君主,这是伤及一国颜面的大事,但那群新罗使臣们屁都不敢放一个。 在大唐面前,他们新罗不过是个说灭就灭的弹丸小国罢了,大唐甚至不需要派出精锐,只要驻防的边军就足以让他们灭国。 何况如今大唐三十余万大军正在攻打高句丽,说不定下一个就轮到他们新罗了。 德善女王心中虽然焦急,但是却也无可奈何。 李承道把她软禁起来之后,就像是忘记了她的存在一样,根本没派人过来找她,这让她很是忧虑。 在软禁的这些天她也没闲着,她关注了一下大唐如今的国情以及发布的种种政令,想通过这些来一窥李承道的性格以及城府,好寻找破局之法。 “去年刚刚发生了波及全国旱灾和蝗灾么?难怪大唐要毅然发兵攻打高句丽。” 德善女王看着让手下人搜集的情报,自言自语道。 这些都不是什么秘密,想要打探搜集起来是很简单的事情。 去年的大唐可谓是多灾多难,旱灾蝗灾这两大天灾居然同时到来,甚至还谣言四起威胁到皇权统治。 而令她感到吃惊的是,这次蝗灾旱灾居然未饿死一人,李承道在还不确定有没有旱灾之前便下令调银百万提前备旱,蝗灾到来后更是强令各大世家交粮,关键是后者还全都乖乖听话了,这简直不可思议! 新罗国内也有类似于世家的存在,身为君主的的德善女王清楚,想要让这群人舍弃利益支援国家是多么难的事情。 而更让她钦佩的是,李承道提前备旱的魄力,一旦失败可就拿百万两银子打水漂了,这种魄力不是常人能有的。 最后还有关于祭天大典的事情。 “……天命不足畏,当场生吞蝗虫对抗天意,这简直……” 德善女王看完后,心中对李承道肃然起敬。 在信奉君权天授的中原,李承道居然能说出这番话,简直敢历代君王之先! 她完全想不到那一位比她还要年轻的大唐天子,居然有着此等的魄力与手段。 接着还有关于近来新政的内容。 农商并举,推行青苗法、一条鞭法、清丈田亩;鼓励民间贸易,顶着压力提升商人地位;提高商贸赋税设立农业补贴基金,保护农耕…… 种种新政一环接一环,光是看着就让德善女王心中震惊,她深深明白这些新政对于一国而言有多么大的意义,一旦推行成功,国力将会在短时间内翻倍! 每一项,都是万世之基! 看着这些新政,她仿佛看见一个庞大的巨人在东方屹立而起! “李承道不死,他国将永无出头之日!” 德善女王合上册子,美眸之中有着无比复杂的神色。 她敢肯定,李承道只要在世一日,世间最强帝国就会是大唐,其他国家没有崛起、没有和这一巨人匹敌的可能性! 李承道那淡漠的目光在德善女王的心中浮现,仿佛抓紧了她的心脏,令她感到一阵窒息。 .. 第二百五十五章 女王与太后的见面 看完那些情报之后,德善女王只觉得心情沉重,然后她起身离开了住所,出去散步放松一下心情。 虽然德善女王被软禁在宫中,但是在宫里她的人身自由是不受限制的,大部分地方都可以去得。 李承道的这座皇宫要比她在新罗的王宫要恢弘庞大太多了,单单从皇宫的恢弘,就能窥得中原的文化底蕴。 在一名太监的带领下,德善女王在皇宫之中散步,同时心不在焉地听着小太监对种种建筑和宫殿的介绍。 “女王,前面就是御花园了,您要进去看看吗?如今正值春季,御花园里的花草长得正好,陛下都时常喜欢来此观赏呢。” 太监笑着说道。 “有劳公公带路了。” 德善女王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她也是比较喜欢花草的,传闻大唐的御花园集结了天下各种奇花异草,见识一下也不错。 而御花园也确实没有让德善女王失望,如今时节正好,御花园里的各种奇花异草争奇斗艳、彩蝶纷飞、美丽至极。 就在德善女王欣赏这些花草之际,她忽然听见一阵银铃般的笑声传来。 在不远处的亭子里,有几名衣着华贵不凡的女子正在亭中饮茶谈笑。 太监见此解释道:“那几位是宫中的娘娘,今日随太后来御花园赏春。” “天子后妃、太后?” 德善女王美眸中闪过一丝异色,然后移步朝着凉亭走了过去。 她比较好奇那位年轻天子的后妃会是怎样绝伦的姿色,不然为何那位天子对她主动献身而丝毫不动心? …… 凉亭里面饮茶谈笑的,正是长孙无垢、长孙云露、郑苒以及呼延热娜、淑妃萧秋雨和太后郑观音。 李承道的后宫之中诸妃之间的关系尚可,并没有什么后宫争宠的事情出现,妃子经常相互往来。 根本原因是因为这些后妃大都是由郑观音亲自物色过的,都是性子较为温和的女子。 还有就是李承道暂时根本没有设立皇后的意思,所以争宠毫无意义。 身为李承道的后妃,她们都清楚了解李承道的性格,他的意志和是不会因为他人而改变的。 再加上有郑观音这位最厌恶后宫争宠的太后坐镇,所以李承道的后宫一片和谐。 “按照往年这个时节,该是出去春蒐的日子了,可惜今年春蒐被取消了,真是遗憾。” 萧秋雨有些惋惜地说道。 春蒐对于后宫妃子而言也是难得的出去游玩的机会,所以都是比较向往的, 长孙云露笑了笑说道:“去年我大唐屡屡遭灾,今年又举兵远攻高句丽,陛下每日都忙到极晚,哪里还有时间去办春蒐呢。” “是啊,我最近见到陛下都比之前消瘦了呢。” 郑苒深以为然地点头说道。 郑观音闻言伸出玉指戳了一下郑苒光洁的额头,笑道:“你还敢提呢,承道都不止一次跟本宫抱怨了,说他每次去你宫中,你都逼他吃各种补品,让他都胖了好几斤,所以他近来都不去你宫中了。” “胖点不好吗?陛下怎么样我都喜欢的。” 郑苒眨了眨大眼睛,俏脸上满是不解之色。 众女闻言顿时发出一阵善意地哄笑声。 笑声过后,长孙无垢有些好奇地朝郑观音问道:“娘娘,现在高句丽那边的战况如何了?” 其他后妃闻言也有些关切,毕竟隋朝曾经三征高句丽都失败,大唐此番远征会顺利吗? “此事本宫也不太清楚,不过陛下武功盖世,我大唐铁骑冠绝天下,没有失败的可能的。” 郑观音说道,然后看向了众后妃道:“尔等身为后宫妃子,这些事大可不必操心,只需要好好维持后宫和谐安宁,争取早日诞下子嗣就行了。” “说起来,尔等进陛下后宫也快有两年多了,为何一个子嗣也未曾诞下?” 子嗣问题一直是郑观音所忧心的,不管是出于国家层次还是个人私情,她都太想抱孙子了。 然而两年多了,七八个后宫妃子,一个诞下子嗣的都没有。 说到这个问题,众后妃都有些尴尬,这种事情她们也不知道为什么啊。 郑观音将目光投向了呼延热娜,问道:“修仪,陛下临幸你的次数最多,而你至今没有动静,莫不是陛下……有那方面的隐疾?” 呼延热娜虽然单纯,但是也明白郑观音所言是什么意思,顿时红了脸,连忙解释道:“没有,陛下那方面很、很强……每次都是我先求饶的……” 把这种事说出来,实在是太羞人了。 郑苒脸色通红无比,小声道:“呼延姐姐说的没错,陛下、陛下确实很厉害……上次、上次我都昏过去了。” “确实如此,陛下没有隐疾的……” 长孙无垢比较委婉,有些赫然地说道。 想到李承道在夜晚时的勇猛,她就不禁觉得浑身发烫,心跳加快。 其余几位后妃也都红着脸点了点头。 “那为何就是不诞子嗣呢?” 郑观音满面愁容,她为此真是快急白了头。 然后她又问了问细节,众后妃忍住羞意回答,红着脸窃窃私语,讨论这些闺房秘事。 就在她们讨论之际,一道悦耳的声音忽然传来:“外臣参见太后娘娘。” 被这突兀的声音打断,众后妃都吓了一跳,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了过去。 只见在凉亭外站着一位美貌无双、气质非凡的女子。 正是德善女王。 .. 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唐远征军大捷!女王心颤! 德善女王的到来,顿时吸引了凉亭内众妃子们的注意。 “你是?” 郑观音的目光落在了德善女王的身上,眉头微微皱起。 她不记得宫里有这么一号人。 倒是她的侍女小桃知道的事情比较多,弯腰在郑观音耳畔轻声说道:“娘娘,这位是来自新罗的德善女王,是前些日子来长安觐见陛下的,如今被陛下留在了宫中。” “新罗女王?” 郑观音闻言微微有些惊异,堂堂一国君主来长安觐见,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外臣来御花园中游览,见到太后与众位娘娘在此赏花,故前来见礼,多有打扰了。” 德善女王先开口说道。 “女王言重了,快进来坐吧。” 郑观音说道,一边让侍女再多填了一份茶水。 德善女王也没有拒绝,谢礼之后便走入凉亭落座了,然后目光不着痕迹地从众后妃脸上扫过,眼中不禁闪过一丝惊色。 李承道这些后宫诸妃,或娇憨可爱、或温婉大方、或小家碧玉、或国色天香、或楚楚动人,每一位都有各自的特点。 甚至有一两位丝毫不亚于她。 “我本来还对自己的容貌有所自信,但李承道后宫妃子无一不是万中挑一的美人,难怪她对我的请求不假以辞色。” 德善女王心中有些苦涩地想到。 而众妃子其实也在打量着德善女王,在她们看来,德善女王身上有她们没有的一种气质,搭配上她的容貌则更加出彩。 待德善女王落座后,郑观音开口问道:“女王在长安可还习惯,有无不适应的地方? 天子国务繁忙无暇分身,若女王有什么需求的话尽管与本宫说,本宫帮你安排。” 听到郑观音的话,德善女王收敛心思,矜持地回答道:“多谢太后娘娘关心,大唐皇宫乃天子居所,外臣借住在此已是天子恩典,岂能任性。” 一番得体的回答,让郑观音对德善女王的好感提高了不少。 又寒暄几句后,郑观音询问道:“女王贵为新罗君主,此番为何亲临长安觐见天子?” 虽然不掺和朝政,但是她也明白一国君主主动前往他国觐见是前所未有之事,所以才这么问的。 其他妃子也有些好奇,唯有长孙云露是例外。 “此番大唐兵伐高句丽,新罗与高句丽接壤,乃是邻国,这德善女王想必是来求陛下放过新罗的。” 长孙云露看了新罗女王一眼,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不过她虽然心知肚明,但是自然不会不识趣地说出来。 知晓郑观音此问没有恶意,德善女王苦笑一声,说道:“陛下挥兵攻打高句丽,若是高句丽一破,我新罗想必也难以避免。” “外臣此番来长安,是代表新罗向大唐表示臣服的,乞求大唐能放过我新罗这一弹丸小国。” 德善女王将姿态放得很低,凄苦的神色令人不禁心生同情之意。 一国君主为了国家存亡将颜面都丢弃不顾,这是值得尊敬的。 “本宫乃妇道
相关推荐:
五个男主非要当我好兄弟
小可怜在修罗场焦头烂额
寡妇门前桃花多
缠绵星洲(1v1虐爱)
阴影帝国
角色扮演家(高H)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御用兵王
《腹黑哥哥。霸道爱》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