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忱受命前往北平边疆,主持牧羊计划的执行。 然而因为皇帝陛下的北伐大捷,原本意欲窥伺中原的瓦剌部落直接被打得亡族灭种,甚至北伐大军还一鼓作气,直接杀穿了整个漠北草原,一举收复了岭北行省! 既然如此,那这牧羊计划也没有了任何意义。 毕竟朝廷收复了岭北行省,还在岭北复设了布政司,自然是要效仿前元治理岭北的,那也就不会再执行这劳什子“牧羊计划”,自己破坏蒙古草原的生态环境,那不是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所以,牧羊计划被皇帝陛下紧急叫停了。 周忱此刻很是尴尬,毕竟他前期已经做了不少工作,从草原上收购了大批羊毛。 靠着户部的雄厚财力,以及户部尚书夏元吉的鼎力支持,周忱可谓是体验了一把土豪砸钱的快感,硬生生将羊毛砸成了草原各部落民族认可的紧俏货,纷纷通过互市高价卖给了大明。 如此,这牧羊计划第一步,也就算是成功了。 羊毛价格暴涨,游牧蛮夷见到养羊有利可图,自然会放弃豢养战马,大量豢养各种山羊绵羊。 周忱则需要等待时间,然后进行第二步,再花钱将山羊的价格砸高,那牧羊计划基本上就可以成了。 与此同时,这等待期间,他也在一直收购羊毛,不管是不是蒙古蛮夷,只要你拿上等羊毛到互市里来,就可以卖出一个高价! 周忱想要的,正是让草原蛮夷达成这样的常识,只要养羊就可以获取暴利,通过利益诱惑他们疯狂养羊! 经历了数月时间,牧羊计划执行得很是顺利。 毕竟只要足够有钱,靠钱硬生生地砸出来,一切都不是什么问题! 而且这种用钱粮算计一国的感觉,真的很令人着迷。 周忱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也能如千古贤相管仲那般,用钱粮经济硬生生地打垮一国! 如果这项伟大的计划当真做成了,那他周忱注定会青云直上,甚至是名垂千古,流芳百世! 然而正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时候,皇帝陛下的一道诏命,周忱彻底就傻眼了。 这尼玛地,大量钱财都砸出去了,收购的羊毛也堆积如山了,你他娘地现在告诉我计划终止,不继续搞了? 那我周忱不是成了冤大头,替罪羊? 毕竟这个项目砸了朝廷海量银钱,结果他娘地屁点成绩没有,那他周忱非但无功反而有大罪! 他周忱可是被打上了汉王党羽的标签,一旦填不上前期耗费的海量钱财,他周忱只怕会被那些缙绅弹劾致死,沦为可悲的牺牲品替罪羊! 虽然这牧羊计划是汉王朱高煦提出来的,最终拍板决定执行牧羊计划的也是皇帝陛下。 但是,皇帝陛下是不会犯错的,即便犯了错,他也不会承认。 至于汉王殿下,你想让他主动承认错误,那还不如自己抹脖子来得痛快! 所以,周忱慌了,自从牧羊计划被紧急叫停之后,他便惶惶不可终日,整个人颓废到了极点。 直到汉王殿下回京,周忱这才着急忙慌地安排好工作,然后马不停蹄地赶回了京师。 么得办法,汉王殿下如果不救他,他周恂如可就必死无疑了。 但周忱毕竟只是个户部主事,回京之后没有资格上朝,他只能求助于自己的顶头上司,户部尚书夏元吉。 老夏头静静听完自家小老弟的诉苦后,直接带上他找到罪魁祸首,此刻正在处理政务的监国汉王爷。 毕竟这劳什子“牧羊计划”是你朱高煦提出来的,周忱也是你朱高煦的铁杆汉王党,现在他因你朱高煦落难即将大难临头,你总不至于不出手相救吧? 不过老夏头很是精明,他还邀请了兵部尚书金忠与吏部尚书蹇义。 毕竟三巨头一向交好,且执政理念相同,凡事都应该共同进退。 牧羊计划导致户部亏空太大,这个窟窿如果填补不上,他夏元吉可能也会受到牵连。 老夏头虽然对此不太在意,但是他对钱粮很是在意。 不管你汉王用什么办法,这笔巨款是因为你才浪费掉的,你必须给老夫补回来! 朱高煦静静听完夏元吉的要求后,又扫了一眼满脸颓废的周忱,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他还以为是出了什么大事,以致于三巨头联袂而来,结果只是因为这么件小事。 “恂如啊,你还是太年轻了,养气功夫不到家啊!” “这多大点事,你至于这样颓废吗?” 一听到这话,三巨头面面相觑,周忱却是双眼放光,满脸希冀地看着朱高煦。 “汉王殿下,难道还有转圜的机会?” “有啊!”朱高煦悠哉悠哉地喝了一口茶水,笑道:“你继续收购羊毛即可,有多少收多少,那窟窿迟早能够填上……” 众人:“???” 啥? 继续收购? 我收购你大爷啊! 你丫还嫌这个窟窿不够大是不是? 再继续贴钱收购羊毛,别说周忱必死无疑,他夏元吉也会引咎辞职! 而且最主要的是,你拿朝廷的钱,去做这种无意义的事情,简直比杀了他夏元吉还难受啊! “汉王殿下,牧羊计划已经被皇上叫停,继续收购羊毛根本毫无意义,反倒是贴钱收购那些毫无用处的羊毛,只会增加朝廷的财政负担,国库里面已经没钱了啊殿下……” 不出意料,老夏头开始了日常哭穷。 朱高煦听得有些头疼,急忙摆手打断道:“不是,谁告诉你们那些羊毛毫无用处?” “是,那些羊毛带有膻腥味,所以中原无人使用,那只要把这膻腥味解决了,这些羊毛可都是上佳的保暖材料,制成的衣物比之棉服更加保暖!” 四人:“!!!” 嘶…… 去掉膻腥味! 那羊毛的确就没有缺点了! 四人稍微愣神后,瞬间反应了过来,目光炽热地看着汉王朱高煦。 如果他真有法子去掉这羊毛的膻腥味,那这羊毛不但可以给朝廷增加一大笔财政收入,而且还可以制成更加保暖的衣物,届时大明将士征战四方将不再受天时之困! 这羊毛可是一举多得的好东西啊! 老夏头深吸了口气,试探性地问道:“汉王殿下,敢问这去膻味的法子,您……” “可以给你,不过你们仨需得同意一件事情!” 朱高煦露出了一个和善的笑容,看得三巨头有些心惊肉跳。 “敢问殿下,是何事?” “奴隶买卖!” 三巨头:“!!!” 第429章 目的!与三巨头的坦白局! 麻了! 有些麻了! 汉王竟然真想做奴隶买卖! 这可是丧尽天良,泯灭人性的事情啊! 强掠人口进行买卖,这简直就是极致体现了人性之恶,与儒家仁义思想格格不入! 一旦天下文人士子得知此事,只怕汉王朱高煦的名声瞬间就会变得臭不可闻! 毕竟他这么做,从表面上看不过是为了谋利罢了! 虽然以前他们也曾听汉王殿下提起过,但是那毕竟还没有真正做。 现在瞧汉王这架势,那是准备真正开始行动了啊! 三巨头此刻面面相觑,脸色都不算好看。 户部尚书夏元吉率先出言,斟酌了一下用词,沉声道:“汉王殿下,此举有伤天和,与儒家仁义治国的理念不符,毕竟我大明是天朝上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怎可强掠外邦人口进行买卖,这与蛮夷何异?” “老夏头,本王这么给你说吧,现如今我大明营建新都、修建帝陵、疏浚大运河等各项基建工程项目,用了大量的刑徒苦役,抛开刑徒不言,这些苦役可都是我大明子民!” 面对夏元吉的反对,朱高煦并不觉得慌乱,因为他早就想好了如何说服这个永乐帝小算盘。 “如果说从海外掠夺到数量足够多的奴隶充当苦役,那这原本数十万上百万的大明子民就可以免除徭役,安心在家耕田种地,这一来一去之间为我大明生产的粮食赋税,你有想过吗?” 听到这话,夏元吉顿时一怔。 好像汉王爷用一种极其粗暴的方式,给他打开了全新思维! 营建新都、修建帝陵、疏浚大运河……这些重大基建项目,所调动的民工苦役远远超过了百万人之多。 毫无疑问,这自然会影响地方上的粮食耕种。 但是,这是没有办法,不得不承受的损失。 修建帝陵不用多说,每一位新君即位称帝后,第一个大项目就是给自己修建陵墓。 而营建新都也是必须要完成的大工程,毕竟皇帝陛下的迁都之心朝野尽知,他都把自己的帝陵修建在北平了,难道最后还会不迁都? 所以说这些大工程大项目,都是必须进行且必须完成的重大国策! 即便调集征用百万民夫苦役,定然会耽搁农时收成,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可是现在,汉王朱高煦给夏元吉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如果掠夺的海外蛮夷足够多,让他们充当苦役劳工,那大明子民岂不是可以免除徭役之苦,安心在家耕田种地? 这不但是一件惠及天下百姓的仁政,而且会给朝廷增加一大笔不可估量的税收! 只要运行得好,大明未尝不可以做到,彻底免除大明子民的徭役! 一想到这儿,老夏头瞬间就激动了,目光炽热地看着汉王爷。 但他不是没有理智,转眼就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汉王殿下,海外当真有那么多的蛮夷?” “呵。”朱高煦轻笑了一声,“《万国堪舆图》你也见过了,这个世界远比你们想要得更加辽阔更加精彩!” “东海奴隶不够,那就去南洋,那就去西洋!” “本王就问你一句,就算是为了大明,为了百姓,你同意不?” 同意……吗? 夏元吉陷入了沉思之中。 虽然这等买卖的确丧尽天良,丧心病狂! 但是它对大明百姓而言,却是一项无可争议的仁政善举! 就是有些良心过不去罢了。 朱高煦见他还在犹豫,又抛出了一记重磅炸弹。 “别跟本王提什么这不符合儒家仁义理念,真正的先秦儒家并不反对奴隶制!” “儒家崇尚的是‘礼’,也就是他们制定的礼法秩序,只要奴隶守‘礼’,奴隶主按照“礼”对待奴隶对儒家说来就是理想社会,所以儒家崇古崇仁,与买卖奴隶并不矛盾。” “再说了,你们这些文人老爷们,如果真的是恪守仁义道德,那在家中豢养那么多奴仆杂役干什么?” “对他人高唱什么礼法典制,自己却做尽蝇营狗苟之事,真以为他人都是傻子?要是这些文人缙绅敢跳出来,有一个算一个,本王不撕开他身上那些遮羞布,本王就不是朱高煦!” 面对汉王爷的斥责,三巨头顿时无言以对。 么得办法,人家占尽了道理。 不管是理论依据,还是事实例证,他们都无可辩驳。 儒家崇尚的是礼,而这礼恰恰成了奴隶主维护统治的工具,这是谁都无法争辩的事实。 粗略算起来,春秋战国同样是奴隶主政权,而这个时期偏偏是儒家先贤开宗立派的时候。 所以你真要跟汉王爷争论,他能把至圣先师搬出来骂死你! 而且文人缙绅家长奴仆成群,杂役成堆,这更加是不折不扣的事实。 毕竟哪位文人老爷会自己亲自动手做饭,亲自洗衣耕田? 那对于他们而言,是“有辱斯文”! 夏元吉沉思了良久,最终还是叹了口气。 “惟望殿下不忘初心,不可做出谋利之事!” 听到他这句话,朱高煦心中一颗大石落地。 只要夏元吉这个财神爷点头了,户部正式接手奴隶买卖一事,才能进行得下去。 朱高煦又转头看向了兵部尚书金忠,这位看着愈发年老体弱的朱棣心腹。 金忠眉头紧锁,陡然叹气道:“汉王殿下,如今我大明国力强盛,故而可以以势压人,兴霸道之政!” “然若是我大明遭遇突变,露出疲软之态,四夷八荒皆因对我大明怀恨在心,奋起而共击之啊!” 王道主“仁”,遵从儒家“为政以仁”思想。 而霸道主“力”,遵从法家对“力”的追捧。 先前大明朝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对待四方夷国都是怀柔远仁,从而建立起了一套友睦邻邦的合理朝贡体系。 然而自从汉王监国理政之后,一改这项基本国策,频频出兵东海南洋,走的显然是霸道之路。 只是,霸道虽好,但后患无穷啊! 朱高煦闻言点了点头,但他还是坚持自己的主张。 “老金头,你想过没有,不趁现在诸王攻略征伐新土,暗中掠夺一些他们的人口,或者说许以重金诱惑他们主动售出人口。” “等到他们彻底在新土站稳脚跟,大力发展自己的藩国,一旦藩国实力足以与我大明比肩,他们还会甘心偏安一隅,不会悍然杀回中土吗?” 此话一出,三巨头皆是变了脸色。 原来,汉王此刻搞这个奴隶买卖,是存了这样的心思。 掠夺诸王藩国的人口,变相削弱他们的实力! 既然如此,那还说什么? 三巨头当即点了点头,全部表示通过。 “行了,都没什么意见了吧?” “我有!” 朱高煦:“???” 三巨头:“???” 四人寻声看去,只见周忱胆战心惊地举起了小手,弱弱开口道:“汉王殿下,我的羊毛……” 四人:“!!!” 你大爷! 你就知道一个羊毛! 第430章 羊毛纺织厂!要啥自行车? 应天城东,约二十余里。 朱高煦带着四人来到了既定的羊毛纺织厂。 其实从周忱出发赶去北平边疆收羊毛开始,朱高煦就已经命人开始建设羊毛纺织厂了,提前做好了准备。 “这是隶属于太子府的皇庄,以往都是太子府里的宦官在搭理,上次被本王要了过来,建设成了羊毛纺织厂。” 周忱:“???” 三巨头:“???” 啥? 东宫庄田? 你丫还要不要脸了? 汉王府富可敌国,你不能用自家庄田? 你清高,你了不起,你拿太子爷的家产来奉献…… 皇庄,顾名思义,就是由大明朝皇室直接经营的庄田。 皇帝陛下名下的庄田由收成全进内帑,由宫廷自行支配。 皇太后的庄田又名宫庄,皇太子庄田即东宫庄田。 也就是说,这是人家的私人财产,掌管国家钱粮的户部都无权过问。 可是你汉王爷倒好,建设羊毛纺织厂,用的田地还是人家太子爷的! 呸,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朱高煦无所谓地耸了耸肩,笑道:“太子毕竟是储君,将来这整个大明都是他的,本王这是为朝廷作贡献,为百姓谋福祉,说到底还是他太子爷占了便宜!” 四人听见这话,更是无言以对,直接策马向前,根本懒得理他。 皇庄说是“庄”,但是其实差不多就是一个的镇子,面积不算小。 皇庄里面住的百姓子民,都是属于皇庄的庄客。 这些庄客一些是将土地投献给了皇庄的农户,一些是本就没有了土地的人,受招募前来耕田种地。 毕竟是属于皇室的庄田,朝廷有什么惠民利民的新政,皇庄百姓自然最快享受到,所以他们的生活稍稍比之其他农户要好出不少。 朱高煦骑着高头大马,三巨头跟在他身旁,而周忱则识趣地慢了一步,再后面则是聂兴与郭登所率的锦衣卫。 “现在这个庄子里,一共住了大概四百来户,一千二百余人,其中五十岁以上两百余人,四十岁以上两百余人,妇孺约有五百人,剩下的均是青壮!” 夏元吉身为户部尚书,对数字特别敏感。 他听到汉王这话后,眉头微微皱在了一起。 蹇义见状下意识地问道:“怎么?有什么问题吗?” “不是。”夏元吉叹了口气,幽幽开口道:“一千二百余人,青壮却只有不到一半,此地先前可是皇庄啊,百姓子民的生活比之其他百姓应该要好出不少才对!” “管中窥豹,一叶知秋,可想而知天下百姓的日子,过得并不像地方上汇报的那样好啊!” 金忠与蹇义闻言一怔,久久都说不出话来。 朱高煦听见这话,丝毫不加掩饰,直接炮轰道:“本王已经说过很多次了,文人缙绅最拿手的好戏,就是侈人视听、粉饰太平!” “现如今乡野士绅正在大肆兼并田地,农户耕户需要缴纳的赋税,他们还有什么好日子过?” “哪有什么四海升平,哪有什么太平盛世,不过都是文人粉饰出来的笑话罢了。” 朱高煦嗤笑一声,继续策马向前。 夏元吉四人听见他这极其辛辣的嘲讽,瞬间面面相觑,却是无法反驳,最终只能是暗自沉默。 很快四人来到了庄园之前,早已有人在此迎接。 这人不是旁人,正是周忱的老熟人,当初主持品鉴会的富商裘广德。 “草民裘广德参见王爷!” 一见到朱高煦的面孔,裘广德既激动又兴奋地开口喝道,毫不犹豫地跪倒在地。 那模样见了,要是汉王爷身旁没人的话,他肯定扑上去抱着大腿了。 “行了,起来吧,工厂建设得如何了?” 朱高煦翻身下马,而后上前扶起了裘广德。 “当初本王画好了纺织厂的图纸,并且特意标注了需要注意的地方,还从皇家制造局调配了一个工程队配合你施工,现在过去这么久了,你别告诉本王还没建好!” “好了好了!”裘广德一脸欣喜地解释道:“早就建设好了,工厂已经生产出好几千匹布了,现在就等着羊毛到场,工厂就可以开工生产羊毛布了。” “而且这几日工厂在市面上购买了一些羊毛,已经开始试验操作了,成果很是不错!” 听到这话,朱高煦脸上浮现出了笑容。 这裘广德不愧是白手起家的富商,事情交给他办就是放心。 然而正当这个时候,夏元吉却又提出了异议。 “汉王殿下,这工厂建在庄子里面,势必会占用庄园田地,那些庄客子民该怎么办?难不成将他们全部赶走,任由这些庄客子民自生自灭?” 朱高煦闻言一愣,下意识地脱口而出道:“自然是进入工厂做工人啊,工厂会按照他们的上班时间,给他们发放一定的报酬。” “而且不仅这一座工厂,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等到羊毛行业正式步入正轨,这整个地方都会全部改建成羊毛纺织厂,以供应需求,所以本王还嫌这里的人手不够呢!” 听到这话,夏元吉羞得满脸涨红,讷讷不知所言。 见好友这般模样,蹇义急忙出来打圆场,竖起大拇指夸赞道:“殿下英明!” 经过这么一插科打诨,气氛瞬间缓和了不少。 众人很快来到了工厂所在地,这地方坐落在一处河湾旁边,地势十分平坦。 在裘广德的带领之下,众人走进了工厂。 这工厂大都使用了皇家制造局的水泥混凝土,修得极为宽敞,而且结实耐用。 “王爷,现在纺织厂一共有纺织器械五百余床,如果是全力生产,一年可生产各色绢布一万匹有余,日产效率大概在二三十匹。” “一年才生产一万匹布,这效率有些低了啊?” 朱高煦皱了皱眉头,不过转念一想,也只能叹了口气。 大明朝的纺织业,其实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特别是棉布纺织,大明对于棉布并没有限制,从上而下无论贵贱,都可以穿棉布御寒。 因此对棉花的种植也是极大的起到了推广作用,相对应的则是纺织技术。 这些变化,大大的促进了纺织业的发展。 不过这与后世比起来,自然是不算什么了。 朱高煦也能理解,毕竟他搞出这个羊毛纺织厂,起初是为了配合牧羊计划,但是现在牧羊计划叫停,那就只剩下为朝廷增加收入了。 既然如此,那还要啥自行车? 第431章 汉王朱高煦!变废为宝小能手! 技术落后。 这是没有办法的硬伤。 朱高煦现在也没能力去搞什么蒸汽纺织机。 毕竟技术不够,人力来凑。 大明朝最不值钱的就是人力,恰恰也能让百姓子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所以朱高煦并未纠结这个问题,而是继续巡视起了纺织厂。 倒是裘广德听见汉王这话,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 “王爷,这效率真不算低了。” “不过如果购买到更多的纺织器械,从江南等地购买运回来,效率还会大大提高。” “不必了。”朱高煦摇了摇头,“先把架子搭起来吧,等羊毛生产走上了正轨,再考虑扩大规模。” 众人听到这话,也是点了点头。 毕竟直到现在,他们还没有亲眼见到过羊毛制成的实物。 很快一行人来到了作坊现场,不过令人惊讶的是,这里的工人几乎全都是女子。 蹇义顿时眉头一皱,有些不太能接受纺织厂选择女子为工。 “汉王殿下,女子在家相夫教子即可,怎能这般出来上工,抛头露面啊!” 朱高煦满脸鄙夷地看着他,笑骂道:“老蹇头,人都快饿死了,你还不准人家出来挣钱养家?” “你到底是活菩萨还是活阎王啊?要不乐山大佛的位置让你去坐?”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蹇义这老小子好歹也是一位流芳百世的名臣贤臣,结果却也是受限于儒家那些禁锢思想的条条框框。 说到底,这还是程朱理学的锅。 这些个程朱文人名教子弟,歪曲篡改儒家先贤圣言,将其变相阐释为更加扭曲变态的禁锢思想工具,尤其是针对女子。 什么“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完全禁锢死了大明女子的生活。 按照如今的社会现状,女子不但没有话语权更没有主导权,她们的一生只是为了传承后代,孝敬公婆,服侍夫君。 如果是出生在富贵家庭,日子相对好过一些,如若不是,还得为自己的衣食住行而烦忧,尊严更是被践踏的无处安放。 尤其女子不能抛头露面,别说像眼前这些女工人这样出来上工挣钱,她们甚至都不可以跟陌生男子说话,不然很容易被别人说闲话,而且会背上不守妇道的骂名。 换句话说,就算是你快要饿死了,那也得饿死在家里。 这是个畸形的时代,对男人却是不折不扣的天堂。 蹇义被汉王爷一番话噎得满脸涨红,偏偏还真说不出什么话来。 毕竟人家出来上工,是为了挣钱养家糊口,难不成真为了所谓的礼法典制,让她们生生饿死在家中? 那自己这究竟是仁善,还是残忍? 一时间,蹇义陷入了沉思,久久说不出话来。 朱高煦看着这群略显惶恐的女工人,露出了一个和善的笑容。 “这些女工人,全都是这个皇庄里的庄客子民,她们的丈夫大多被朝廷征召,不是去服徭役,就是去打仗,家里只剩下这些老弱妇孺。” “家里面没有青壮,耕田种地都成了困难,粮食收成可想而知,上交了赋税之后,家家几乎都没有余粮。” “偏偏这些替皇室打理这些皇庄之人,都是一些心理扭曲的死太监,非但没有丝毫同情怜悯之心,反倒是变着花样剥削压迫他们,给自己谋取私利!” “当初本王将这皇庄要过来的时候,这皇庄里的子民百姓,那可真是个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跟群乞丐似的。” 听到这话,众人都是义愤填膺。 金忠当即追问道:“敢问殿下,那该死的管庄太监呢?此等阉人该严惩!” “自然是被本王宰了,当着皇庄百姓的面儿剁掉了他的脑袋,并将此人贪墨的钱财粮食分发了下去。” “她们的日子,过得是真的苦啊!” 话说到这儿,朱高煦忍不住叹了口气。 裘广德同样叹了口气,顺势接过了话茬。 “王爷,这还不算什么。” “小人听她们讲过,如果遇上老天爷不开眼,收成不好的年岁,饿死人更是家常便饭,甚至还会出现卖儿卖女以求粮食的惨剧。” 众人闻言,尽皆沉默了,心中更是沉甸甸的。 尤其是不久之前,夏元吉还曾经提醒过他们,这可是地处京畿的皇家庄田,百姓子民的生活比之其他地方的百姓,还要好上一些。 此刻听到汉王爷与裘广德道出的残酷事实,他们根本无法想象,其他地方的百姓子民,究竟过着怎样水深火热的艰苦生活。 偏偏,各地地方上报的,那可都是四海升平,太平盛世! 这算是哪门子的盛世? 官员的盛世? 缙绅的盛世? 狗屁盛世! 朱高煦嗤笑了一声,不再提及这个沉重的话题。 想要打造出一个真正的盛世,任重而道远啊! “老裘,让大家开工生产吧!” “周忱,好好看好好学,毕竟日后这生意就交给你二人配合了。” 周忱闻言点头,立刻打起了十二分精神,裘广德则立即就开始让人安排起来。 随着他这位厂长的命令下达,先前略显惶恐的女子,顿时如作鸟兽散,开始紧张地忙碌了起来。 一个个女子井然有序地走上自己的工位,此刻她们的表情不再惶恐,而是变成了莫名的自信。 这些工位,都是按照不同工序分开排列。 朱高煦等人走进了最大的那间院子,这里是用来处理羊毛膻味的地方。 “按照流程,羊毛被运到此地后,都会被拿出来进行一遍清洗,同时也会进行一轮筛选,筛选出里面的杂物,然后就是进行晾晒。” “晾晒一遍后,羊毛的檀味其实已经减轻了不少,紧接着会放在烧开的盐水中浸泡,进行到了这一步,羊毛的膻味已经彻底被消除干净了。” “如果还不放心,想要将羊毛的膻味去除得更加彻底,还会用烈酒再次清洗一番……” 众人一边逛着,朱高煦一边给他们耐心解释。 三巨头对听见这办法啧啧称奇,有些难以置信地上前查看。 夏元吉抓起了一把去除膻味后的成品羊毛,放在鼻子前面闻了一下,果真是毫无膻味,与棉花一样柔软温暖。 金忠与蹇义纷纷上前,看着这去除膻味的羊毛,忍不住笑出了声。 “成了!” “真成了啊!” “汉王殿下,这可真是变废为宝!” 其实这去除膻味的法子,也不是很困难,偏偏就是没有人去做。 以致于从未有人想过,将这满身膻腥的羊毛给利用起来,偏偏汉王殿下就做到了! 一时间,三巨头有些慨叹莫名。 这位汉王爷,真是个变废为宝小能手啊! 朝廷这可是又增加了一笔稳定收入,而且收入只怕不低! 第432章 姚广孝身死?意外还是阴谋? 膻味去除了。 那这羊毛也就变废为宝了。 起初众人还不太相信,但是亲眼目睹后,他们才是真正见识到了汉王爷的能力。 仅仅只是经过这几道简单的工序,羊毛的膻味就被去除了,不再带有半分膻味。 朱高煦同样拿起羊毛嗅了一下,随即满意地点了点头。 “以后就按照流程这么生产,必须保证去除羊毛膻味,去其他地方看看吧!” 裘广德应声领命,带着众人来到了隔壁院子。 这是利用纺织机,将杂乱的羊毛变成整齐的毛线。 大明朝的纺织技术,可谓是达到了封建时代的巅峰水平。 各种大中小型的织布机,比比皆是,尤其在江南区域,十户而九户有。 一是因为朝廷的倡导推广,自大明立国以来,高皇帝便要求全民皆种桑、麻、棉,甚至官府提供各类种子,免费发放,对于超额种植的农户还可免除部分杂税,来鼓励民间百姓种植,极大的促进了棉纺业的发展。 二是百姓有利可图,因为朝廷对棉织物需求量逐渐增大,许多没有其他手艺和门路的底层百姓,都投身到纺织业的大军中,通过辛勤的劳作,来换取一家大小的吃穿用度。 在以松江、苏州、常州为中心的纺织重镇,栽培更为集中,全国上下,栽种棉麻桑等作物蔚然成风。 眼前众人见到纺织的场景,在江南地区并不稀奇,随处可见。 时至今日,大明朝的纺织业无论是纺织工具还是技术,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棉花在大明已经取代了丝、麻的地位,成为人们服饰主要的染织品,而纺织品种也极为丰盛,包括丝、麻、棉几种,这其中,尤其是丝织技术最为惊艳,其代表自然是华丽高贵的丝绸。 不过现在,朱高煦又增加了一种,羊毛。 一部分女工正在操作着这些纺织器械,一堆堆的杂乱羊毛,经过这些纺织器械,就迅速变成了一根根细长的毛线。 这是个枯燥乏味的工作,却可以给这些女工带来报酬,足以让她们养家糊口,所以女工们都是认认真真地劳作着,唯恐丢了这份工作。 朱高煦观察了一下,这些纺织机因大小不同,产量也不同,有的一次可以织出五根毛线,有的却只有三根。 这个效率,的确有些慢了。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去下一个院落吧!” 这些院落都是按照技术流程搭建,所以朱高煦很是想知道,这些羊毛线下一步会如何加工。 众人在裘广德的带领之下,再次来到了下一个院落。 不出意料,这里就是织布的院落,将去除膻味后的毛线加工成布匹。 然而朱高煦看了一眼后,也有些失望,效率太慢了。 朱高煦晃动着脑袋瓜,认真思考了一下,记忆中好像有个什么“珍妮纺织机”? 这玩意儿只是把原先横着的纱锭变成直立的了,所以节省了空间,能够放置更多的纱锭,所以用一个纺轮带动,就可以一下子纺出更多的纱,从而大大提高了纺织效率。 一想到这儿,朱高煦立马来了精神,准备回去就让皇家制造局捣鼓出那珍妮纺织机。 不过织布这个技术活,好像根本不需要什么技术。 “老裘,去拿几根光滑细长的木棍过来,嗯再拿来一堆毛线!” 众人:“???” 啥? 你干啥? 不会吧不会吧? 堂堂监国汉王爷,不会还会女红吧? 裘广德闻言有些不解,不过还是点了点头,让一个女工送了过来。 朱高煦看着眼前的光滑木棍,脸上露出笑容。 这玩意儿,前世他为了追求女神,可是没少操作过啊! 朱高煦直接拿起一根,然后找到毛线的开头,直接熟练的在木棍上打了一个活结。 夏元吉这三巨头与周忱四人,目瞪口呆地看着汉王殿下,手中动作不停,很快那堆羊毛,就硬生生地变成了一块大概巴掌大小的毛布! 众人:“!!!” 麻了! 彻底麻了! 汉王爷竟然还会女工? 三巨头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难以置信地看着汉王爷,神情古怪到了极点。 朱高煦见状忍不住老脸一红,将活计扔给了裘广德。 “老裘,这种织布方法,不但效率快,而且老少皆宜。” “本王见这院落里面都是年轻女工,
相关推荐: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恶蛟的新娘(1v2)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神秘复苏:鬼戏
婚里婚外
顾氏女前传
新年快乐(1v1h)
树深时见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