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手缔造出的那个……盛世大明!” 话音一落,太子双手无力垂下,眼神中的希冀与憧憬渐渐失去了色彩与光芒,直至彻底变得空洞无神。 “太子!” “大哥?!” “殿下啊!” 太子府内,哀声一片。 永乐十六年秋,太子朱高炽病薨东宫,享年四十岁。 这位本该即位称帝的一代明君,因为汉王朱高煦闪动了翅膀,骤然间病薨,比之历史整整提前了七年。 因为太子朱高炽的病薨,大明王朝的历史轨迹也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房间里面,朱棣抱着太子尸体嚎啕痛哭,全然没了永乐皇帝的威望霸气。 此刻的永乐皇帝,只是一位痛失爱子的老人,悲痛到了极点。 朱高煦与朱高燧同样泪流满面,哽咽得无法言语。 不管他们兄弟三人间,之前发生过多少龌龊龃龉,但他们始终都是血脉相连的亲兄弟。 现在,大胖胖骤然病薨,二人心里面都悲痛万分。 朱高煦精神恍惚地环顾四周,随即走出门外,却只见到大胖胖的妃嫔子嗣,并未见到太孙朱瞻基。 “太孙呢?他在干什么?” 面对汉王殿下的喝问,一众东宫下人面面相觑,他们也不知道那位太孙殿下现在在什么地方。 见此情形,朱高煦瞬间暴怒。 这个混账东西,他亲爹都死了,人却看不到! 现在他还能忙什么呢? 无非是拉拢那些太子党官员获得其支持! “来人!” “去找太孙朱瞻基!” “传令天下,太子病薨,命礼部做好相关事宜!” 众人闻言哭声一片,很快整个太子府都陷入了悲痛之中。 得知消息的文武百官匆匆赶来,跪伏在太子府内。 此刻他们心中都明白一件事情,大明王朝真的要变天了! 与此同时,杨府客厅。 朱瞻基看着眼前面无表情的杨士奇,满脸悲愤莫名。 “为什么?” “杨师可是太子宾客!” “为何现在杨师要支持汉王朱高煦?” 听到他这话,杨士奇叹了口气。 “太孙殿下,时代已经变了啊!” “以往的杨士奇,只是个穷酸儒生,有着治国,平天下的野望。” “但是现在的杨士奇,去过南洋,见过外夷,清楚地见识到了这个真正的世界,所以不愿继续坐井观天!” “呵?坐井观天?”朱瞻基笑了,“难道偌大一个大明王朝,还容不下你一个杨士奇?” “只要你尽心尽力地辅佐我,待我即位称帝,你便是内阁大学士,虽无宰相之权,却有宰相之实,这难道还不够吗?” 朱瞻基给出了自己的筹码,他相信杨士奇绝对不会拒绝。 其实三杨里面,他最看重杨士奇,毕竟这位可是南洋七国的“相国大人”,辅佐赵王朱高燧用三年时间打下了南洋七国的基业! 功绩摆在眼前,杨士奇的才华与能力可见一斑。 只要取得了他的支持,朱瞻基有信心压倒朱高煦。 然而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寄予厚望的杨士奇,却再次坚定地摇了摇头。 “太孙殿下,你还是没有听懂我的意思。” “哪怕是大明宰相,也不过是井底之蛙,偏安一隅罢了!” “言尽于此,太孙殿下还是请回吧!” 杨士奇懒得跟朱瞻基废话,直接下了逐客令。 朱瞻基瞬间暴怒,起身就准备争辩一番,然而正当这个时候,一队东宫禁卫疾驰而来。 看着这群人满脸惊慌失措的模样,朱瞻基一颗心瞬间提了起来。 “太孙殿下!” “太子殿下……薨了!” 第580章 悔恨交加!朱棣对太孙彻底失望! 太子,薨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 整个金陵帝都瞬间陷入了哀痛之中。 满城缟素,人人悲戚。 毕竟,这位太子殿下,可是出了名的宽厚仁慈之君。 老百姓哪怕没有切身感受到来自这位太子殿下的仁政善举,也不妨碍他们为此而悲伤。 至于金陵帝都内的达官显贵、王公贵族,此刻他们心中的惶恐远远大于悲伤。 太子朱高炽薨了,太孙朱瞻基尚且年幼,汉王朱高煦羽翼丰满,赵王朱高燧虎视眈眈…… 大明朝啊,只怕当真要变天了! 朱瞻基得知消息,当即从城西赶往皇宫。 等他抵达内城时,只见到满城缟素,哀声一片。 悠扬悲怆的钟声,从遥远的寺庙里传来。 一声接着一声,连绵不绝,异常凄凉。 灰白的天色中夹杂着断断续续的哭声,纸钱焚化的烟火气久久不散。 越往皇宫里面走,哀伤意味愈发浓厚。 雕梁画栋已经被蒙上了一层白纱,掩盖出了宫廷的堂皇大气。 朱瞻基神情恍惚地回到了东宫太子府,只见满朝文武此刻都跪倒在府门之外。 耳中传来低沉的挽歌,放眼望去整个世界一片素白。 所有宫廷卫士全部头戴孝斤身披丝麻,默然垂首低声啜泣。 “呜呜呜。” 到处都是抽泣声。 成千上万人同时啜泣,哀伤的气氛不需要酝酿,自行带动着所有人一起进入悲伤的情绪之中。 宫殿内外,没有人不在哭泣。 “太孙殿下,您终于回来了!” “太子爷薨了啊殿下!” 一众东宫下人仿佛找到了主心骨,纷纷上前哭诉。 然而朱瞻基对此置若罔闻,他快步走到了内室。 下一刻,朱瞻基瞪大了眼,仿佛被钉在了原地。 他只觉得身上的力气,仿佛正在一点点流失,然而流不出一滴血。 内室里面,皇帝正抱着太子嚎啕恸哭,太子妃等一众妃嫔跪在旁边暗自垂泪。 见此情形,朱瞻基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落。 他那个傻爹,当真撒手人寰了。 直到这一刻,朱瞻基才陡然意识到,从此刻起他当真变成一个孤家寡人了。 从此以后,不会再有一个大树,为他朱瞻基挡风遮雨了。 啪的一下,朱瞻基立马就跪了下来,撕心裂肺的喊道:“爹,不孝子回来了!” 因为他这一喊,太子妃等一众妃嫔也跟着抽泣起来了。 朱瞻基呆呆地跪倒在地上,冰冷的地面,在这个初秋时节,竟格外渗人。 然而,此刻没人在意他了。 所有人都因为大胖胖的骤然薨逝,而陷入了极度悲痛之中。 尤其是身为天子的永乐皇帝,抱着爱子的遗体哭得撕心裂肺。 此刻他无比悔恨,当日质疑太子的动机,还说出来那些难听的话语,彻底葬送了爱子的性命。 朱棣眼泪大颗大颗地掉落,险些昏死了过去。 好在朱高煦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了他,并且低声道。 “爹,这个时候,您可千万不能倒下!” 朱棣闻言一怔,随即反应了过来。 太子刚刚薨逝,正是人心惶惶、上下不安的时候,他这个皇帝要是再病倒了,那大明可真就会生出乱子来了。 一想到这儿,朱棣只能强忍着内心的悲痛,把太子遗体轻轻放下。 起身环顾四周,朱棣注意到了跪在地上的太孙朱瞻基,径直走到了他身前。 “太孙,你去了何处?” “朕不是命你闭门思过,好好照顾你爹吗?” 面对突如其来的责难,朱瞻基有口难言。 他前几天多次唤杨士奇前来东宫,准备招揽这位大才,谁料杨士奇全都不予理会。 万般无奈之下,朱瞻基只有冒险出宫,主动礼贤下士,可不成想那杨士奇竟如此混账,暗中投效了汉王朱高煦! 偏偏就在今日,就在他出宫的时候,太子薨逝了! 他甚至连最后一面都没见到! 一想到这儿,朱瞻基心中就悔恨万分,兀自啜泣着。 “爹,儿对不起您啊!” 见他不吭声,朱棣俯身看着这个爱孙,直接扬手给了他一巴掌。 这一巴掌来得猝不及防! 朱瞻基跌坐在地上,看着焚化的纸钱的火光,彻底陷入了呆滞当中。 朱棣见他这副模样,心中更是怒火中烧。 他哪里想不明白,这个孽障肯定是去拉拢那些太子党官员去了,为日后夺嫡争位做准备。 为了这个皇位龙椅,他放着病重的亲爹不管不顾,连太子临终时他都未在病榻前面尽孝,如此行径简直就是令人作呕! 永乐皇帝此刻恨不得直接废了这个孽障,然而太子刚刚薨逝,他就废了太孙,只怕会让天下人心寒。 一想到这儿,朱棣只能强忍着内心的悲痛与怒火,又狠狠抽了朱瞻基一巴掌,这才跌跌撞撞地离去。 然而他还没走出几步远,眼前顿时一黑,一口老血喷出,竟直接昏死了过去。 “爹!” “陛下?!” “皇上?!” “快去传御医!” 朱高煦一把背起朱棣,直奔乾清宫而去。 他不清楚朱棣病情如何,但是这个时候,朱棣绝不能出现任何闪失。 否则朱瞻基将会以太孙的储君身份,顺理成章地掌控朝政大权,那是他不愿意见到的! 乾清宫内。 不知过了多久,朱棣这才幽幽醒来。 刺鼻的药味笼罩全场,令他不自觉地皱起了眉头。 一转眼,汉王朱高煦与赵王朱高燧都在旁边站着,还有太医院的十几个御医正围拢在床边。 朱棣咳嗽了两声,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都出去吧!” “汉王留下!” 听到皇上这话,一众御医面面相觑,随即行礼退走。 赵王朱高燧临走前还不忘给了朱高煦一个眼神,这才告辞离去。 待人走光后,朱棣满脸悲戚,眼泪止不住地掉落。 “老二呐,有时候爹也在想,如果当年没有起兵靖难的话,那我们一家人是不是过得还要开心一些?” “你大哥也不用背负那么大的压力,也不会成日处理朝政累垮了身子,你们也不会整日里勾心斗角,争权夺位……” “唔……”朱高煦若有所思,随即笑道:“可能会开心吧!” “如果我们不起兵靖难,早就被建文那个王八蛋给砍了,一家人在下面整整齐齐的,确实不用活得这么累!” 朱棣:“???” 皇帝陛下被汉王这话噎了个半死,差点一口气没有缓过来。 沉默了片刻,朱棣凝视着自家老二,问出了他最关心的问题。 “要是让你做太子,瞻基那孩子,该怎么办?” 朱高煦闻言一愣,同样陷入了沉思。 片刻之后,他试探性地回答道。 “世界那么大,要不让他出去转转?” “……” 第581章 各方反应!夺嫡风云起! 东鲲布政司! 楚王朱桢匆忙走进官署。 “弘济?弘济!” “出大事了我的布政使大人!” 杨溥此刻正在埋头处理公文,听到他这话急忙起身。 二人同僚了这么久,他也算是对这位楚王殿下颇为了解。 毕竟是太祖高皇帝的亲子,这位楚王不但有勇有谋、文武双全,而且性子稳重,堪称一代人杰。 朱桢如此惊慌失措,杨溥也是第一次见到。 那就只能证明,当真是出大事了! “殿下莫慌,究竟发生了何事?” “弘济,你要稳住,太子殿下……薨了!” 太子……薨了? 杨溥闻言如遭雷击,整个人呆立当场。 怎么会……这样? 他临行之前,还特意去拜访了太子殿下,对方跟以往一样精气神俱佳,这怎么会突然就薨了? “不!” “不可能!” “太子殿下怎会暴毙?” 杨溥跌坐在椅子上,难以置信地追问道。 朱桢见他这副模样,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杨溥可是出了名的太子党,曾经被汉王朱高煦陷害入狱,在诏狱中饱受酷刑还不忘读书习字,与太子朱高炽相交莫逆。 可是现在,太子殿下撒手人寰,杨溥如何接受得了? “据朝廷钦差所说,太子殿下与皇帝陛下爆发了一场激烈争吵,随后心脉受损一病不起,没过多久就病逝了。” “朝廷调你回京任职,就任文华殿大学士,召你入阁辅政,参预机务!” 听到这话,杨溥愣在了原地。 太子殿下薨了。 朝廷召自己回京任职。 这明显是为太孙所做的,避免太孙在朝中孤立无援。 杨溥何其精明,一眼就看出了这调职的深意。 然而此刻他心中没有半点欣喜,只有无尽的悲痛与哀伤。 太子殿下啊! 您为何就撒手人寰了? 你我君臣相交这么多年,曾一起许下治国,平天下的誓言,为何您就……先走一步了啊! 杨溥哀痛莫名,眼眶逐渐湿润。 太子朱高炽乃是一位仁厚明君,这个念头始终如一,从来没有变过。 哪怕身在东鲲远离中土,也丝毫不影响杨溥对太子的效忠。 他还一直在等待着,从东鲲返回中央朝廷,与太子殿下君臣齐心励精图治,缔造出一个繁荣昌盛的盛世大明。 现在,他终于等来了朝廷的调令,然而太子殿下却撒手人寰了。 那这封调令还有什么意义? 楚王爷看着手中这封调令,小心翼翼地开了口。 “弘济啊,要不本王给朝廷上封折子,东鲲事务繁忙,你就不要回去了!” “现在回去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啊!太子殿下薨了,太孙朱瞻基尚且年幼,汉王朱高煦羽翼丰满,赵王朱高燧还在一旁虎视眈眈……” “你现在回京任职,势必会卷入这些权力争斗之中,哪里有在咱东鲲过得逍遥快活,等到储君之位尘埃落定,那时候你再回去也不迟。” 说实在的,朱桢是真不舍得放走了杨溥。 二人同僚了这么多年,他对杨溥的能力才华十分认可,甚至到了尊敬的地步。 当年诸王外放,一行人来到这片不毛之地,楚王朱桢负责行军打仗,杨溥负责安定后方处理政务,在他们二人亲密配合之下,这才总算是彻底收复了这东鲲之地。 尤其是东鲲布政司的架子,上到官员下到小吏,全都是杨溥一手挑选任命的,如此确保了东鲲布政司的高效与安稳。 他杨溥要是走了,谁来接任他这个位置? 除了他杨溥,还有谁有资格坐这个位置? 然而,杨溥却是坚定地摇了摇头。 “殿下,我知道您是为了我好。” “但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此次我必须回京。” “太子殿下薨逝,太孙殿下尚且年幼,储君大位本就是太子殿下一脉的,嫡长子制度不可改动,否则会给大明埋下隐患。” 朱桢听到他这话,一颗心顿时沉入了谷底。 不用多言,他已经明白杨溥的选择了。 这位贤才,选的是太孙朱瞻基,而不是汉王朱高煦。 伴随着太子朱高炽病逝,储君之位的归属,已经彻底摆在了台面上,所以天下官员此刻都在做着选择。 是文武双全羽翼丰满的汉王朱高煦,还是占据着大义名分的太孙朱瞻基? 杨溥坚定地做出了选择,他选了太孙朱瞻基! 明白了这一点,朱桢也不再出言相劝。 “既然如此,那弘济就去吧!” “如果最后事不可为,东鲲永远欢迎弘济回来!” 杨溥眼眶湿热,重重地点了点头。 “多谢殿下!” “去吧,前程似锦!” “对了殿下,朝廷派何人继任东鲲布政使一职?” “一个年轻官员,叫什么陈循的……” 岭北布政司。 杨荣、徐滨、张信三人皆脸色凝重。 他们看着面前的朝廷钦差,又看了看那个年轻得让人不安的新任布政使,久久都说不出话来。 沉默良久之后,脾气暴躁的张信率先开了口。 “皇上是怎么想的?” “岭北局势复杂,时常有蛮夷窥伺,竟然派遣一个娃娃也接任布政使一职,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众人:“???” 尼玛啊! 你是真的胆子大啊! 当众质疑皇帝陛下的决定? 宣旨太监扫了一眼这隆平侯,强忍着没有发作。 隆平侯张信,这就是一个浑人。 他父亲张兴是开国功臣,张信因父功累升北平行都指挥使司指挥佥事,当年建文密诏张信与张昺、谢贵一同抓缚燕王朱棣,结果这张信直接投敌叛变将此事告知燕王。 燕王朱棣当即起兵靖难,掀开了一场令江山变色的靖难之役。 张信追随燕王朱棣南征北战,直至攻破金陵定鼎天下。 皇帝陛下对他宠信万分,竟不称其名,时时呼为“恩张”。 哪怕有御史经常弹劾张信骄纵不法,皇帝陛下也是置若罔闻。 这样一个浑人,连皇上都不愿去管,他们这些太监管得了什么。 “咳咳,杨大人请接旨吧!” “朝廷召杨大人回京,授建极殿大学士,入阁辅政,参预机务!” 杨荣沉思了片刻,最终无奈叹了口气,起身跪地接旨。 其实杨荣此刻根本就不愿意回京,他明白此刻的京师,就是一个巨大的权力争斗漩涡。 而且,那些权力争斗,还是围绕夺嫡争位! 夺嫡啊! 参与此事的人,要么一步登天,要么必死无疑! 自从当年被汉王好生折磨了一次后,杨荣就对功名利禄失去了兴趣。 他现在只想为大明为百姓做一些实事,不浪费自身的才华。 但是,偏偏太子薨了,大明要变天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 杨荣叹气连连。 隆平侯张信很是不爽,起身走到那年轻官员身旁。 “小子,你算什么东西,也配坐岭北布政使的位置?” “见过隆平侯,本官……于谦!” 第582章 太子丧礼!愤怒的皇帝陛下! 伴随着太子薨逝,整个大明都陷入了动荡不安之中。 好在永乐皇帝没有倒下,强忍着内心的悲痛,安葬了太子朱高炽。 礼部尚书王景主持太子丧礼,好在太子早亡于皇帝,此事曾有先例,所以礼部倒也没有手忙脚乱,按照洪武朝懿文太子朱标的一应事故。 在奏明皇帝陛下同意后,朝廷决定将太子朱高炽葬于长陵东侧,谥“嘉懿太子”。 太子乃是国之储君,储君同样也是君,葬礼不同于凡俗。 从朱高炽去世后的第二天开始,便进行“小敛”,直至七日后举行“发哀”仪式。 这七日时间,帝都内的所有人,都沉浸在悲痛之中,哪怕装也要装出一副悲痛的样子。 悲怆的钟声仍然在响。 太子丧礼,钟声三万杵。 朱棣为爱子抬高了规格,与天子丧礼同级,十五万杵。 虽然此举有些不合礼制,但是这个时候,没有朝臣胆敢上奏劝阻,为这么点小事得罪悲痛欲绝的皇帝陛下。 一连七日,朱棣都没有露过面,始终躲在乾清宫内,无人得知这位皇帝陛下正在经历着什么。 终于,七天后还是到来了。 按照礼法制度,皇帝与朝臣还要先着公服配吉带,如平日上朝。 朱棣在御座坐下的时候,还是忍不住看了身旁右侧那个位置一眼。 这个位置,是以往太子站的位置。 也只有太子才有资格,跟皇帝站在一起,哪怕是太孙都不行。 毕竟太子还活着的时候,他才是第一顺位继承人,太孙是第二顺位。 明知道人死如灯灭,可就是……难以接受。 朱棣看着那个空空荡荡的位置,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了太子的音容笑貌,眼泪差点再次掉落下来。 群臣也是在这个时候发现,皇帝陛下的头发已经由灰白变成了全白,显然太子殿下的离世对皇帝陛下的打击很大。 礼部尚书王景此刻正汇报着太子丧礼流程仪式,把准备工作全部都做好。 毕竟这个时候,满朝文武都害怕出现任何纰漏闪失,导致痛失爱子的皇帝陛下暴怒,引来横祸。 很快时辰到了,在礼部尚书王景的主持之下,皇帝与群臣都换了衣服。 此刻天子朱棣换了纯黑色的幞头,白色的长衫,黑色和带子,丝鞋。 金碧辉煌的宫闱墙壁,也都挂上了青黑色的纱幔,在秋风中瑟瑟飘动着。 这一刻,朱棣当真体会了,何为“白发人送黑发人”! 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 仪式完毕,百官各自改易腰带,缓缓退下。 徒留下朱棣父子三人呆立在殿宇里面,茫然无措。 朱高煦眼见朱棣情况不对,不得不硬着头皮开了口。 “爹,大哥已经走了,您就别太过伤心了。” “这个时候,您可千万不能出现任何闪失。” 小老三朱高燧也急忙跟上,说了一大通安慰朱棣的话语。 然而这些话语落到朱棣耳中,反倒是过犹不及,起了反效果。 皇帝陛下冷冷地看着赵王爷,嗤笑道:“是啊!真正伤心的人,不过那么几个罢了!” “你赵王爷巴不得太子爷早点死了,这样你就可以觊觎皇位了对吧?” 朱高燧闻言一愣,直接呆在了原地。 我特么好心安慰你,你怎么还直接喷我了? “爹!”朱高煦再次开口,“大哥的死,跟老三没关系!” “那跟谁有关系?!”朱棣暴怒,“跟你这个汉王爷有关系对吧?” “朕让你去查那个幕后黑手,你查了这么久,查到什么有用的东西了吗?” “还是说这一切都是你干的,你朱高煦就是那个幕后黑手?!” 此话一出,众人皆惊。 朱高煦也火了,他本想开口解释一番,奈何幕后黑手是谁,他朱高煦心知肚明,人家朱棣这么说的话,好像也真是没错。 一想到这儿,汉王爷心中的火气顿时烟消云散,他张了张口想要说些什么,最终只能长叹了一声,默默离开了殿宇。 直到朱高煦离去之后,朱棣这才如梦初醒,眼中闪过了一抹悔恨。 “爹啊,您刚才那些话,太伤人了!” “老二这些年可是从未生出过什么野心,还为大明缝缝补补为朝廷出谋划策。” “大哥撒手人寰,我们三个人心里面都不好受,但您也不能由着脾气逮谁喷谁吧?老二当年为了救朱瞻基可是差点死了,这些难道您都忘了吗?” 朱高燧对朱棣的行为极其不满,壮着胆子数落了朱棣一番,还不等皇帝陛下开口,也直接转身离去,徒留下朱棣一人呆在原地。 直到此刻,朱棣才反应过来,他刚刚又干了一件蠢事,一件前不久刚刚发生过得事情。 无端怀疑忌惮自己的儿子! 太子因此心脉受损,直接撒手人寰了。 现在他又这样对待老二,天知道这孩子会怎么想! 朱棣满腔悲愤无处发泄,此刻又是懊悔万分,突然间身形晃动,险些站立不稳。 好在小鼻涕急忙上前扶住了他,哀声道:“陛下!保重龙体啊陛下!” 朱棣强忍着内心的酸楚,自顾自地抹去了眼泪,随即开口道。 “让东厂去查!” “必须揪出那个幕后黑手!” “如果查不出来,朕剁了他们的脑袋!” 小鼻涕点了点头,心中却是有些惶恐。 连汉王朱高煦都查不出来的幕后黑手,东厂就一定能够查出来吗? 换句话说,汉王爷是真的查不出来,还是说其他原因,都不是东厂承受得住的! 太子丧礼还未结束。 大殓是小敛的延续,是生者最后一次见到逝者。 朱棣父子三人全都面无表情,看着太子爷被朱瞻基这些子嗣放入了棺椁里面,妃嫔们把一卷卷的衣服卷好,将四周塞的严严实实,不留空隙。 伴随着哭泣声与呜咽声,甲士上前慢慢盖上棺椁,这也就代表着一切都要结束了。 从脚踝一直往上,直至盖住了面部。 朱棣终于忍受不住内心的痛楚,哀嚎了一声“我儿”,随即昏死了过去。 皇帝陛下再次昏倒,现场顿时忙得手忙脚乱。 那些妃嫔与下人中,不少被选为殉葬者,此刻更是哭得撕心裂肺。 太孙朱瞻基神情麻木眼神呆滞,宛如行尸走肉。 朱高煦无奈主持大局,命王景继续完成太子丧礼,他则将朱棣送回了乾清宫。 这个夜晚,注定有不少人难以入眠。 第583章 站队!汉王党与太孙党! 午门之外,百官齐聚。 距离太子丧礼已经过去了一月时间。 皇帝陛下因太子离世极度悲痛,一连辍朝至今。 文武百官哪怕能够理解,可是朝廷无人主持大局,一直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 就在前不久,六部尚书递上了奏章,请求皇上任命一人监国理政。 继六部尚书之后,一众官员也纷纷递上了奏章。 然而令人惶恐不安的是,这些奏章递上去后,如同石沉大海一般,皇上全都留中不发,没有给予半点回应。 直至昨日皇上下旨上朝议事,文武百官这才匆匆做好准备,一大早便赶来了午门口翘首以待。 群臣心里面都很清楚,今日之朝会,将会决定大明朝堂日后的政局! 因太子朱高炽骤然离世,导致太子储位空悬,上下不安,人心浮动。 所以,今日皇上决定的监国人选,极有可能就是下一任太子殿下,大明王朝的储君。 监国人选,无非汉王朱高煦与太孙朱瞻基二人。 诚然,太孙朱瞻基贵为太孙殿下,占据着大义名分,太子的位置,理应由他继承。 然而这位太孙殿下前不久的所作所为实在是令人寒心,莫说皇帝陛下对他失望透顶,文武百官也都不看好太孙朱瞻基。 年幼无知也就罢了,还早早地暴露出了自己的野心,偏偏还没有与这野心相匹配的实力与能力! 这样的太孙殿下,谁敢支持效忠? 反观汉王朱高煦,不但文武双全功勋卓著,而且羽翼丰满,朝野内外支持拥护他的人多如牛毛。 现在太子朱高炽早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朱高煦就是皇帝陛下的嫡长子,同样有着顺位成为太子的资格! 汉王与太孙,他们之间的争斗,将会决定大明王朝的百年国运! 杨士奇如今挂着内阁学士的名头,却不知自己该站的位置在哪里。 毕竟在南洋待了三四年的时间,他远离中央朝廷太久太久了,现在突如其来地准备上朝,反倒是让他颇为不适应。 “杨大人,站我身旁吧!” 正当这个时候,一道声音响起。 杨士奇回头一看,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 开口之人不是别人,正是都察院左都御史顾佐。 这位都察院的最高长官,此刻已经蓄满了胡须,相貌英武刚毅,给人一股不怒自威的超然气度。 杨士奇思绪有些恍惚,他还记得顾佐当年不过只是个地方小官,却被汉王朱高煦极力推荐,以而立之年入主都察院,成为炙手可热的朝堂九卿之一。 不得不承认,汉王殿下的眼光无人可及。 当年没人相信他举荐的这个顾佐,毕竟顾佐太年轻了,年轻得令人感到不屑。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这顾佐不但坐稳了左都御史的位置,还在汉王朱高煦的支持下领导都察院大力改革,直至将整个都察院乃至六科这些科道言官,全都变成了令官员畏惧的特殊存在! 而他顾佐本人,凭借着手中的滔天权势,一跃成为了九卿之首! 哪怕是到了现在,他顾佐也还没有四十岁,还没到不惑之年,依旧年轻得可怕! 三十几岁,便贵为九卿之首,执掌着都察院这柄利器,说他顾佐是朝堂第一人也丝毫不为过。 而且,这个顾佐还是不折不扣的汉王党羽,对汉王朱高煦唯命是从! 顾佐主动向自己示好,杨士奇很是高兴。 原因无他,定然是汉王爷跟顾佐通了气。 杨士奇高兴之处在于,汉王朱高煦终于接纳并且认可了自己,而且这位汉王殿下终于走上了正轨,开始了夺嫡争位! 这是最令他开心的事情! 杨士奇站在了顾佐身旁,很快迎面走来了一人,赫然正是工部尚书宋礼。 宋礼笑呵呵地向二人拱了拱手,随即三人开始闲聊了起来。 没过多久,便有几人接连走了过来。 大理寺卿贾谅,礼部尚书王景,通政使鲁穆…… 一名接一名的大九卿聚拢在一起,开始了喃喃低语。 其他官员见到这副场面,心中更是惶恐不安。 这些可是大九卿啊,随便拎出来一个,都能够左右朝堂的局面。 可是现在,他们全都聚集在一起,想要做什么,傻子都猜得到。 杨士奇突然止住出言,满脸错愕地看着一人。 此人面无表情神情淡薄,正冷冷地盯着他看。 原东鲲布政使,新任内阁学士,杨溥! 见到杨溥的第一眼,杨士奇还为好友能够回京任职感到高兴,然而当他感受到杨溥传来的冰冷目光后,先前的喜悦瞬间就烟消云散了。 几乎不用多想,杨士奇就明白了好友杨溥的选择。 杨溥选择了太孙朱瞻基,而非汉王朱高煦。 当年他杨士奇与杨溥一同支持太子殿下,不畏汉王朱高煦的淫威,多次弹劾其不法行为,二人也因为志同道合成为好友。 然而到了现在,几年时间过去,已经是物是人非。 昔年的知己好友,日后恐怕会成为生死仇敌。 一想到这儿,杨士奇忍不住叹了口气。 正当这个时候,朱高煦施施然地走了过来。 眼尖的官员一见到他,立马躬身行礼。 “见过汉王殿下!” “见过汉王殿下!” “见过汉王殿下!” 面对群臣的主动示好,朱高煦只是淡然地点了点头,算是予以回应。 事情发生到了这一步,他确实也没有了退路,只能去争一争那个位置了。 朱高煦走到顾佐等人身旁,向他们点头示意。 顾佐杨士奇等人心中一动,各自盘算着接下来的朝堂计划。 他们今日必须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促成皇上任命汉王殿下监国理政! 太子病逝,皇上病倒,但国不可一日无君,必须决定出一位监国,处理朝堂政务,确保大明朝廷正常运转。 所以,汉王爷今日必须夺得监国大权! “见过太孙殿下!” 一阵轻喝,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只见太孙朱瞻基面无表情地走了过来,他先是远远地看了朱高煦一眼,随后缓缓走到了与其同等地位的位置上面站好。 杨溥没有犹豫,直接站在了朱瞻基身后,紧接着刑部尚书金纯与众多部堂官员纷纷站了过去。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双方都明白今日朝会的重要性,所以也不用再遮掩什么。 哪怕如此行为,很有可能引得皇上震怒,然而众人已经不在乎了。 只要抢到了监国大权,就等同于夺得了太子大位,这才是最重要的! 兵部尚书金忠、吏部尚书蹇义与户部尚书夏元吉并未选择站队,而是默默地站在了二者之间,在他们身后同样有着不少不愿站队的官员,杨荣赫然就在此列。 然而所有人都不知道,他们以为病重的皇帝陛下,此刻正站在城墙上面,若有所思地看着眼前这一幕。 “都察院、大理寺、礼部、工部……老二啊老二,你这手伸得够长啊!” 第584章 党争开始!杀手锏夏元吉! 午门大开,百官收敛心神,鱼贯而入。 走过了金水桥,众人抵达朝会殿宇,文武群臣依次列队站好。 朱高煦与朱瞻基对视了一眼,各自站在了朝臣前面。 只不过此刻位列朝堂之上,还是按照文武分列,众人哪怕再傻也不敢在这朝堂上面搞小团体,
相关推荐:
旺夫
弟弟宠物
乡村透视仙医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我的傻白甜老婆
蝴蝶解碼-校園H
NTR场合_御宅屋
交流_御书屋
白日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