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迎,亦不失为仗义之举。” “但是,老头子不地道啊,得胜后转手就自食其言,草率地决定将安南收复,直接郡县安南,改为交趾,由大明朝廷直接管理,自然会遭到安南各阶层人民的反抗,安南可谓从此进入多事之秋。” 朱高燧点了点头,这点简单道理,赵王爷还是听得明白的。 “一旦老头子迁都北平,北边成为大明统治中心,经营重点逐渐北移,那交趾成为一个沉重的负担,直至最终成我大明脱离出去!” 朱高煦这话并非是无的放矢,而是历史上发生的事实。 因为大明言而无信,加上安南独立成国已久,导致交趾地区反叛不断,屡禁不止。 到了大侄儿朱瞻基即位称帝,他考虑到交趾地区“数年以来,一方不靖,屡勤王师”,给大明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索性直接撤军交趾,任由黎利坐大,最终安南成功复国。 交趾叛军作乱,大明王朝撤军,直接放弃交趾,安南重新复国,叛军头子黎利成了安南后黎朝开国之主! 大侄儿朱瞻基放弃交趾允许安南重新独立,虽然为大明去掉了一个沉重的包袱,为大明朝廷节省了大量的开支,但是这一事件也沉重地打击了大明在东南亚地区的国际声望,动摇了大明的宗主国地位。 更何况,安南又怎么会是包袱呢? “老二,交趾那鬼地方要来干什么?张辅一代帅才,如今都三征交趾了,被那鬼地方烦得脱不开身……” “鬼地方?你知道交趾有多少金矿银矿吗?你知道交趾有多少人口吗?你知道交趾水稻一年三熟吗?” 朱高燧愣了,他只懂打仗,哪里懂得这些! “田地可以盛产粮食,经营得好就是一个大粮仓,矿山矿脉交给商人百姓去开矿,就算是收取矿税朝廷也能赚个盆满钵满,哪里还需要像如今这般倒贴银子去平叛……” 朱高煦笑了笑,目光变得幽深无比。 “疆域太辽阔,一个皇帝,是治理不过来的,以后南洋这块,需要我老朱家的天潢贵胄前去坐镇,立世镇王府,为大明永镇山河!” “本王让杨士奇去南洋旧港,推动南洋布局,到时候张辅平定了安南,还会一路向南,打下占城,控制这条海岸线,而后逐步蚕食,直至掌控整个南洋!” “你赵王府需要做的,就是替我大明守好这片家业,将南洋那些咽喉之地牢牢掌控在手中,一旦出现叛乱造反等情况,直接斩尽杀绝,不留隐患!” 朱高燧:“!!!” 世镇王府! 为大明永镇山河! 那如此一来,他可就成真的南洋王了! 只是,皇上会答应吗?太子爷会答应吗? “老二,老头子那边……不会答应吧?” “咱们老朱家造反出身,不断削弱地方藩王的权力,就是为了防止这种事情再发生,他怎么会允许什么南洋王出现……” 诚然,他朱高燧是赵王,尊贵的一字亲王,但比起南洋王而言,狗屁都不是。 一旦朱高燧回到自己的封地彰德府,别说什么一字亲王了,他的地位还比不过一个州府县官,只能做个混吃等死的富家翁! 但是老二口中的南洋王,那是世镇王爷,掌握实权的南洋之王! 这二者一比较,傻子都知道该选什么! 可是,皇帝不会答应啊! 朱高煦淡淡一笑,“你怎么知道老头子不会答应?” “我给他开疆拓土,建功立业,助他成为千古一帝,他巴不得大明疆域越辽阔越好!” “放心吧,南洋只是起点,不是终点,我大明不止你这个南洋王,还会有东海王,西域王,甚至中亚王!” 朱高燧听得心惊肉跳,忍不住硬着头皮问道:“可是这样一来,与那汉朝的分封制有什么区别?万一日后我老朱家出现了不肖子孙,想要坐一坐那张龙椅……” “那又如何?老大这一脉的子孙后人如果不成器,那就换另外一脉去坐那个位置,只要将军权牢牢掌控在手里,即便这偌大一个帝国就算要分崩离析,那就推倒重来,坐上那张龙椅的人,只要是我老朱家的后人即可!” 朱高煦神色平静,“就算是脑浆子都打出来,这锅肉也要烂在锅里,不容外人觊觎窥伺!” “老三,你的目光要放长远一些,死盯着那张龙椅有什么意思?这个世界大得很,我们真正的敌人,从来都不是自家人!” 听到这话,赵王爷瞬间亚麻呆住了,久久都说不出话来。 不知为何,朱高燧总觉得他有些不认识自家老二了。 眼前这个准备干翻全世界的男人,真是自家那个二哥? “老二,你让我做南洋王,那你准备去哪儿?” 我? 朱高煦一怔,望着空气怔怔出神。 良久之后,他才笑了笑。 “还没想好,解决大明这堆破事儿,我应该会跟郑和他们出海吧。” “下南洋,走西洋,带着我大明无敌水师,打得他们哭爹喊娘!” “凡日月所照之地,皆为我大明疆土,胆敢兴兵犯上者,尽诛之!” 第215章 哈士奇:汉王爱我! 日暮降临。 一辆马车滚滚驶来。 在落日映衬下,显得很是落寞孤寂。 马车里面,哈士奇与黄淮相对而坐,脸色都很是难看。 眼瞅着开春在即,他们二人也要跟随郑和船队出海,前往南洋旧港布政。 所以春节一过,二人便开始想方设法地拉拢人才,邀请他们跟随自己等人一同前去南洋旧港。 毕竟二人可都不是什么寻常人物,曾经都是红极一时的一方巨头,在朝野上下颇有贤名,于士林当中影响力也是不俗。 然而真个去邀请几次,全都吃了闭门羹后,哈士奇黄淮这才明白了一个道理。 世态炎凉! 人走茶凉啊! 忙活了好几日,一个人没捞到不说,还吃饱了闭门羹。 一想到这儿,黄淮就忍不住怒斥道:“那胡俨胡若思真不是个东西,昔日与老夫坐而论道互相引为知己,谁曾料想老夫去国子监准备邀请一些志向远大的学子。” “结果老夫话才说到一半,胡若思这匹夫直接就把老夫逐出了国子监,人没捞到不说,还平白无故地受了羞辱……” 话到此处,黄淮眼眶有些湿润,险些落下泪来。 他黄宗豫出身书香门第之家,科举入仕后一路青云直上,深受大明三代天子器重宠信,更是成为当今天子的随侍重臣,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委屈? 这段时日,黄淮与杨士奇为了邀请人才,一同前往南洋旧港布政,可谓是腿都快跑断了,游走于京畿等地。 结果谁成料想,以往那些坐而论道的至交好友,不是让自己吃闭门羹,就是把自己打出府门,根本不顾往日的旧情! 不就是邀请你们去南洋旧港布政吗? 至于如此绝情吗? 眼瞅着这黄宗豫又开始嘤嘤嘤了,哈士奇顿时觉得头疼无比。 这段时间他同样吃饱了闭门羹,别说人才了,连个人都捞不到! 想着,哈士奇也感到无奈。 “宗豫,怪不得他们,旧港毕竟远在南洋,又是海外蛮夷之地,他们如此做派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如果不是汉王朱高煦强令在前,谁他娘的愿意去旧港那鸟不拉屎的地方布政? 安全得不到保障不说,还要整日与蛮夷为伍,这让他们这些自诩高洁雅士的文人士大夫,如何忍受得了? 而且,想要掌控旧港,还有一个很大的隐患,那就是旧港之地大明汉人比例太低了,根本不利于他们前去布政。 虽然旧港汉人不少,但他们都是广东福建等地早年去到旧港经商的商贾及其后裔,对大明朝廷而言根本没有什么忠诚度可言。 相反,如施进卿等人已经在旧港站稳了跟脚,麾下都有着各自的势力,他们二人前去布政,还要想方设法地收服这些地头蛇,否则布政就是一句空话罢了。 即使有着三卫战兵保驾护航,杨士奇也感觉掌控旧港难度极大。 战兵可以武力威慑,甚至可以动用武力强行镇压! 但是这之后呢? 马上取天下易,焉能马上治天下? 手底下没有文人干吏,哈士奇只能选拔当地贤才,勉强架起布政司的框架。 可是如此一来,那些地方贤才始终是当地人,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又岂会老老实实地听话? 一个不小心,自己二人只怕会成为光杆司令,连政令都出不了府台! 哈士奇越想越觉得头疼,忍不住长叹了口气。 缺少可用的文人干吏,这是他目前最担心的问题。 黄淮见哈士奇叹气,也忍不住跟着叹了口气。 “士奇,这该如何是好?距离出海之日,只怕不远了啊!” 他们要是再拉不到人,就只有自己二人孤身前去布政了。 一想到那等可怕场面,黄淮眼睛又红了,又开始嘤嘤嘤了起来。 哈士奇听到声音只觉得烦不胜烦,恨不得给他一个大嘴巴子。 “行了,马上到老夫府上了,再商量一下吧。” 听到这话,黄淮也停止了嘤嘤嘤,颓丧到了极点。 然而他们刚刚抵达哈士奇府邸之前,却是听到了喧闹嘈杂的欢呼声。 “杨大人回来了,快!” “真回来了,可让我们苦等良久!” “杨大人,老夫虞谦啊杨大人!” “老夫李至刚,已等候杨大人多时了!” “老夫……” 哈士奇:“???” 黄淮:“???” 你娘咧! 什么情况? 自己二人在外面吃闭门羹? 结果回家发现自己还被人给堵门了? 他们想干什么? 不会是来挟私报复的吧? 哈士奇陡然看向黄淮,低声怒喝道:“黄宗豫,你是不是之前收了他们的贿赂?现在他们堵门来了都!” 黄淮:“!!!” 麻了! 彻底麻了! 我怎么记得拿没拿他们的贿赂? 给我好处的人那么多,我怎么记得他们是谁? 再说这些家伙这么过分的吗? 老子只是现在落魄了而已,你们就落井下石来要回好处? 一想到这儿,黄宗豫勃然大怒,心中的委屈憋愤顷刻间全都化成了怒火。 你们这他娘的不是欺负老实人吗? 哈士奇只见黄宗豫一甩袖袍,怒气冲冲地下了马车。 眼见这厮发飙,哈士奇也跟着冲了下去。 然而还未等黄淮发飙,他们二人就被团团围住。 虞谦李至刚等昔日巨头赫然在列,目光炽热地看着二人,那“穷凶极恶”的眼神直接将黄淮哈士奇吓得亚麻呆住了。 “诸位,大家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有话好好说……” “君子动口不动手啊诸位,我黄宗豫人就在这儿,你们有话直言无妨……” 话音未落,众人直接将他扒拉到了一边,反而将哈士奇围了起来。 哈士奇见状吓得腿肚子都快软了,急忙抱着脑袋蹲了下去。 这尼玛关我什么事儿啊?! “诸位,黄宗豫拿了你们的好处,可跟老夫无关啊!” 怂了。 哈士奇真怂了。 他要是无缘无故被堵在门口围殴一顿,这以后还活不活了? “都安静,听老夫讲!” 虞谦低喝了一声,众人这才安静了下来。 毕竟三朝元老的身份摆在这里,还是有几分薄面的。 虞谦随即看向哈士奇,委婉地开口道:“杨大人,老夫等人听闻您外任为旧港布政使,所以特地前来拜访,希望日后杨大人能够关照一二……” 哈士奇:“???” 黄淮:“???” 啥? 啥意思? 这些人都要去旧港? 这他娘的……可都是人才啊! 哈士奇豁然抬头,冷静询问道:“伯益公这话是什么意思?” 虞谦正思忖着如何委婉解释一下,李至刚却是将今日早朝上发生的事情一股脑地都说了出来,直接跟哈士奇点明了他们被举族流放南洋的尴尬处境。 一听到这话,哈士奇瞬间狂喜,立刻挺直了腰板,云淡风轻地看着众人。 “唔……老夫明白了,诸位的意思老夫心中有数,日后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人了!” “诸位请放心,老夫可以向你们保证,只要尽力配合老夫布政,诸位族内贤才都可依次得到举荐名额!” 听到哈士奇的保证,众人这才松了口气,不枉他们没日没夜地在这儿等了这么久。 得到承诺,又寒暄了几句,众人这才识趣退走。 等他们走后,黄淮一脸懵逼地看着哈士奇,有些难以置信。 “他们……不是来拿回好处的?” “哈哈哈,好处?什么好处?他们现在巴不得送给我们好处!” 哈士奇朗声大笑了起来,心中郁结顷刻间烟消云散! 汉王这神之一手,直接解决了他所有隐患,还让他掌控了这些人的生死! 想着,哈士奇陡然转头看向汉王府,发自内心的慨叹了一句。 “汉王爱我!” 第216章 朱老四:我养的狗居然想咬我? 榆林卫。 自永乐帝即位称帝后,逐步裁撤漠南诸卫所,大明整个北疆战线也开始收缩。 时至今日,从辽东鸭绿江虎山头到甘肃嘉峪关,已经逐步形成了九个军事重镇,即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等九个边镇,史称——九边重镇。 延绥重镇,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乃是是陕、甘、宁、蒙、晋五省交界之地(后世局势),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而榆林卫更是整个延绥重镇的中枢,朝廷在榆林卫储备有宁夏、固原、延安等重真镇的军事储备粮,堪称整个九边的核心地带。 并且榆林卫道路发达,交通便利,可以连同九边各地以及其他重要城镇,驿站设置极为便捷。 种种原因之下,永乐帝决定将此地作为此次北伐的起征之地。 此刻五十万大军均已抵达榆林卫,朱棣带领众将在此地整顿兵马,准备正式出兵漠北之地。 中军大帐内。 薛禄柳升等一众大将,正围拢在沙盘之前,激烈商讨着后续作战计划。 朱棣坐在龙椅上面静静地听着,目光深邃如渊。 此次北伐瓦剌,粮草军备充足,朱棣有信心彻底打垮瓦剌,暂时解决漠北地区的蒙古之患。 此后,朝廷执行老二的牧羊计划,不说彻底解决北虏之患,至少也能保证大明几十年的安稳太平! 真要这样的话,那他这位大明天子,也终于可以休息休息了。 就算日后漠北又冒出一股游牧势力,那也有老二坐镇,掀不起什么风浪来。 一想到这儿,永乐帝忍不住露出来一丝欣慰笑容。 老大守成有余,乃是太平天子,可惜进取不足。 老二骁勇善战,又是开疆雄主,正在为大明开疆拓土。 有这兄弟二人相辅相成,朱棣也没了什么后顾之忧。 至于老三,一个不成器的家伙罢了。 “薛禄,瞻壑这孩子呢?还没有消息吗?” 听到这话,薛禄手中动作一顿,急忙回答道:“回禀皇上,暂时还没有消息。” “大军抵达宣府后,汉王世子便以自己身兼锦衣卫要职为名,主动率斥候出塞,刺探瓦剌军情,至今尚无消息传来!” 一边说着,薛禄背后一边冒汗。 幼军由他管辖,原本这回随军北伐,他们不过是跟着大军参观罢了,让这群娃娃涨涨见识。 但是当大军抵达宣府后,朱瞻壑便主动请缨,率斥候前去刺探瓦剌军情。 斥候死亡率本就很高,一旦出塞之后,就需要跋涉险阻,冒犯霜露,昼伏夜行,追寻瓦剌军的行踪,窥探贼情。 而且若是被敌军发现,那他们必死无疑,鲜少有能生还之人。 奈何朱瞻壑态度十分强硬,加之北伐大军也的确需要瓦剌军的最新军情,薛禄出于大局考虑,也索性默认了。 只是他没有料到,这孩子会是一根筋,这么久了都没有任何消息传来,显然已经深入塞外漠北了。 这他娘的朱瞻壑要是出了什么闪失,皇上不收拾他,汉王都得扒了他的皮! 朱棣闻言点了点头,表面上稳如老狗,实则一颗心已经提了起来。 这孩子也真是的,一声不响地跑去刺探军情,要是出了什么闪失,自己可怎么跟老二交代啊? 明明是我朱棣的孙子,就算想为大明出一份力,也不用冒着生命危险拿命去拼啊! 这孩子真是……让人欣慰啊! 薛禄见朱棣脸色阴晴不定,顿时试探性地提议道:“皇上,要不要增派人手去……” “不必!这是他的自己的选择,既然去了,那就没有回头路。” 朱棣神情一肃,正色道:“斥候都是我大明儿郎,不能因为他朱瞻壑是我老朱家的人,就区别对待!” “再等等吧,朕相信他们,吉人自有天相!” 然而正当此时,大帐外再次响起一阵急促高喝声。 “报!应天府急报!” 朱棣:“???” 一众大将:“???” 急报? 又是急报? 咋滴汉王爷跟太子爷在应天干仗呢? 他娘的我们一出门北伐,你这天天都是急报,这不恶心人吗? 下一刻一个锦衣卫风尘仆仆地冲入了大帐,直接跪倒在地,朗声高喝道:“皇上,应天府急报!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密谋造反,汉王及时察觉其阴谋,将其一干人等尽数打入诏狱,等候皇上发落!” 朱棣:“!!!” 啥? 纪纲造反? 他是老子养的狗,怎么会造反? 你隔这儿跟我吹牛逼呢! 来不及迟疑,朱棣劈手夺过密报,细细查看了起来。 一众大将听到这话,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纪纲造反,被汉王打入诏狱,这是真的吗? 那可是纪纲啊! 目中无人的天子鹰犬,权倾朝野的头号酷吏! 他怎么会造反,怎么敢造反? 还是说这是汉王朱高煦的托词,他不过是想整死这纪纲? 一时间,众将都意识到,要出大事了,一个个都垂下了头,安静得像是雕塑一样。 朱棣翻阅着密信,越看越心惊,越看越愤怒,直至最后豁然起身,将密信一把摔入了火盆当中。 “该死的混账!” 众将听到这话,心中更是一惊。 他们有些不太确定,皇上口中这句“混账”,骂的是汉王爷,还是纪纲。 朱棣豁然转头,看着那名锦衣卫,冷声询问道:“说说,究竟是怎么回事?” 跪在地上的锦衣卫身子一颤,当即高声答道:“汉王殿下听到些许传闻,于是到镇抚司衙门准备诈一诈纪纲,不料纪纲以为谋逆之事败露,遂准备对汉王殿下动手,反被汉王殿下单手制住,险些被捏死……” 这名锦衣卫用旁观者的视角,清晰明朗地向众人解释清楚了当日所发生的事情,听得众人一阵无语。 纪纲啊纪纲,你可真勇啊你,那汉王殿下虎背熊腰的,一只手都能锤爆你! 朱棣听后也是哭笑不得,这他娘的都是什么事儿啊? 自己养的狗,反过头来准备咬自己一口? 还他娘的顺手被老二给收拾了,甚至差点被捏死…… 这样搞得我这个大明皇帝很没有面子啊! 不过纪纲这种畜生东西,千刀万剐,凌迟处死都不为过! 朱棣正准备下令,让老二将纪纲等人拖到菜市口,全给剐了。 然而那锦衣卫却硬着头皮开口道:“皇上,还有一封汉王爷的密信。” 永乐帝有些不悦,皱着眉头接过密信,读罢密信后眉头皱得更紧了。 老二这是在给纪纲求情,饶他一条狗命,安排去倭国祸害倭人。 这个提议,朱棣是不太能接受的。 毕竟放任一个起了谋逆之心的反贼在外逍遥,他这个大明皇帝的脸让哪儿放? 不过对密信中老二对东海的布局,朱棣又很是意动,下意识地认可了他的想法。 “罢了,传信回去,就按老二说的办吧。” 诚如老二所言,一个反贼罢了,先让他临死前为大明做点贡献,发挥最后的余热,然后再千刀万剐也不迟。 这种遗臭万年的事情,交给纪纲去做,最后再剐了他,也算是平息自己心中的怒火了。 反正,从纪纲谋逆那一刻起,就注定他会满门抄斩遗臭万年! 只是顺序变动一下,无伤大雅。 第217章朱高煦:给本王搬空朱棣小金库! 内帑,朱棣小金库。 一车车的黄金白银往外拉着,看得大内总管小鼻涕都快哭了。 眼瞅着皇上的小金库都快被祸祸干净了,汉王爷却还不满足,还准备去下一个内库,小鼻涕顿时就急眼了。 “汉王爷,奴婢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朱高煦正在指挥众人抄朱老四的小金库,哪里有时间搭理这个死太监,随口回答道:“那就闭嘴!别讲了!” 小鼻涕:“???” 啥? 你大爷! 你这么狂妄的吗? 好歹咱家也是大内总管,你就不能给我几分薄面…… “汉王殿下,差不多得了,难道您真准备搬空内帑?到时候皇上回来了,奴婢也没办法交差啊!” 小鼻涕急得都快哭了,只能硬着头皮提醒了一句。 他活了大半辈子了,什么样的浑人恶人没有见过? 但是这他娘的敢抄皇上小金库的狠人,他还真是第一次见到! 朱高煦冷冷地瞥了他一眼,淡淡开口道:“什么搬空了?那些古玩字画不是还给老头子留着吗?” “金银铜钱都是货币,只有流通起来才有价值,不然就是一堆废料,算了跟你这个死太监说了你也不懂,别挡道赶紧闪开,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小鼻涕:“!!!” 你大爷! 你才是死太监! 你全家都是……这话可不兴说啊! 正当此时,大胖胖迈着小胖腿赶了过来,身后还跟着夏元吉杨荣等人。 “老二?老二!你真敢动皇上小金库啊?” “来几个人,去下一个内库,把金银铜钱全部搬走!” “老二!孤问你话呢!” 大胖胖一声怒喝,朱高煦这才扭头看向了他。 “哟?老大,几天不见,又瘦了嘛!” 一听这话,太子爷脸上一喜。 他现在最喜欢听到的谗言,就是有人夸他瘦了。 “哎哎,孤也觉得,最近这身体是越来越轻便了,爱妃都夸我……” “咳咳,老大,行了行了。” 大胖胖讪讪一笑,随即正色问道:“老二,我听夏尚书说,咱那大明钱庄现在只开设了三处,根本不需要这么多的储备金。” “上回盐税又收了近两万万两银子,这怎么着都够了啊,既然如此还动老头子的小金库干嘛?” 要知道这内帑可是皇上的小金库,负责偌大一个宫廷的日常开销,那每日采买用度都是一笔天文数字。 你丫要真是给人家小金库搬空了,你看老头子回来揍不揍你就完事儿了! 朱高煦一愣,随即看向了夏元吉,“老下头,你没跟老大解释一下货币流通的重要性?” 夏元吉脸色一苦,摊开双手道:“汉王爷,老臣解释了,可太子爷不听啊!” 经过上次汉王府密谈,夏元吉已经深刻认识到了货币流通的意义与重要,所以全力支持将国库金银铜钱存入大明钱庄。 毕竟大明钱庄的重要职能,汉王爷当初已经解释清楚了。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只要大明钱庄项目顺利开展,那大明将不会出现国库空虚的情况! 所以,夏元吉已经将大明钱庄项目,放在了与新盐项目同等地位上。 朱高炽闪烁着机敏的目光,将自家老二拉到一旁,低声解释道:“道理我都懂,可是你也得考虑一下老头子不是?” “内帑主要源自藩属国上贡钞关收入,为数还算可观,每年总有银一二百万两上下,但由于前面朝廷财政预算做得十分紧张,基本没有结余,甚至不亏空就烧高香了。” “老头子精打细算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存下这么点家当,你全都给他祸祸了,你让老头子回来看到,万一直接被气得嘎了怎么办……” 朱高煦一听这话,顿时双眼放光。 “还有这种好事儿啊?聂兴,让兄弟们动作快点,全都给本王搬走,送入大明钱庄!” 大胖胖:“???” 啥? 啥意思? 我是这个意思吗我? 你丫怎么还有点兴奋的意思啊? “老二,够了,差不多行了,别真给搬空了,到时候老头子连肉都吃不上了……” “怕什么?不是还有那么多的古玩字画、绫罗绸缎,到时候真没钱了,让老头子自个儿变卖这些东西换银子去!” 众人:“???” 你娘咧! 你还真是大孝子啊! 你清高,你了不起,你抄你亲爹的小金库! 还准备让你爹这堂堂的大明天子,去变卖家产养家糊口! 这位汉王爷……真是个不折不扣的败家子啊! 大胖胖急了,带着众人追了上去,却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汉王爷搬空了内府十二库,只留下了那些昂贵的古玩字画、奇珍异宝与绫罗绸缎。 要不是觉得这些麻烦,大胖胖都怀疑这个混账东西,连根毛都不会给自己亲爹留下! 望着空荡荡的库房,小鼻涕一屁股瘫软在了地上,哭喊道:“造孽啊!真是造孽啊!崽卖爷田心不痛啊!” 大胖胖也是一阵无言,背着手哆嗦着走了,明显被气得不轻。 杨荣等巨头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是好。 夏元吉若有所思地看着汉王爷那兴奋的背影,顿时叹了口气。 “诸位,准备存银子吧,有多少存多少,不要心存侥幸了。” 此话一出,杨荣等人皆是变了脸色。 夏元吉冷眼看着他们,“大明钱庄的重要性,诸位心知肚明,老夫也就不多说了。” “这是利国利民的重大国策,足以影响大明百年国运,我等臣僚本就应该全力配合。” “而且老夫要提醒你们一句,不要存着侥幸心理,试图象征性地存点银两糊弄过关,到时候只怕汉王爷不会再给你我这些朝堂重臣面子了。” “他为了大明钱庄,连皇上的小金库都敢抄,更遑论查办几个朝堂重臣?” 话音一落,夏元吉直接转身离去,留下众人面面相觑。 老夏头这话看似出于好心,实则暗含威胁之意。 他夏元吉为官多年一直做到了清廉自守,但其余重臣可并非如此。 如那杨荣杨勉仁,有文韬也有武略,但是此子不拘小节的毛病,注定让他难成大业。 杨荣以“机敏急智”赢得皇上青睐,不但得皇上亲自赐名,还一举入阁成为辅臣,文渊阁七学士之中,杨荣的年纪最小,却能够深得朱棣喜爱。 如此一来,称他杨荣手握大权、领袖文臣也丝毫不为过。 然而这人一旦地位高了,手中权力大了,心思也就多了。 杨荣身为内阁学士天子近臣,又深受皇上宠爱,自然有人溜须拍马,送礼送钱的不在少数,对于这些“孝敬”杨荣都是照单全收。 一想到这儿,夏元吉就忍不住叹了口气。 当年他视学福建时,杨荣为诸生,讲解《孟子》中的养气章,自己对他的才华颇为赏识,待他科举入仕后,还曾多次举荐提拔他。 只是没有想到,这个当年满腹经纶的青年才俊,也会变成如今这样的逐利小人! 他刚刚这番话,是说给杨荣听的,也是说给满朝文武听的。 大势当前,你跟不上汉王的脚步,只会被淘汰出局! 第218章 传单如雪!铺天盖地的宣传! 正月十二,天气尚寒。 然而整个应天帝都,却如同下了一场大雪似的。 漫天飞舞的白色传单,就如同雪花一般,飘落在京都的每一处角落。 早早起床的百姓士子,下意识地拾起传单一看,顿时觉得新奇无比。 “大明钱庄?上元节正式开业?” “咦,这钱庄可以存钱,还有利息!” “对啊,随时可以提取,据说是朝廷所设!” “我的老天爷,竟然还可以借钱……” 传单上的内容,并不难理解,甚至可以说是通俗易懂。 即便有不少不识字的百姓,在一旁听着他人高谈阔论,也听明白了一个大概。 朝廷出资开设了大明钱庄,只要是大明百姓,凭户籍都可去钱庄开户,然后存钱借钱,并且等额兑换! 而且最令他们感到心惊的是,这传单上特意注明了,存的不只是银子铜钱,还可以存宝钞! 就是那个他们都不愿意用的,轻飘飘的一张白纸! 同样还是等额兑换! 听到这个惊人的消息,很多士子大惊失色。 几乎刹那间,他们都明白要出大事了,立马赶去通知其他人。 东宫太子府。 大胖胖正在卖力地跳着畊宏体操,时不时地抹了把汗水。 不得不承认,老二这减肥的法子还真是有效。 至少朱高炽一走出东宫太子府,旁人一见到他,都会夸他最近又瘦了。 而且经过自家爱妃权威认证,自己这常年不变的身体,是真的正在逐渐瘦了下来。 一想到这儿,大胖胖就跳得更加卖力了。 正当这个时候,太子妃突然走了进来,手中还拿着一张雪白传单。 “太子爷,这是什么东西?” 大胖胖闻言一愣,接过传单一看,顿时就乐了。 “这肯定是老二想出来的法子,大明钱庄还有三天就开业了,他这是宣传打广告呢!” “打广告?”太子妃愣了,“那不是商贾的手段吗?你说老二也真是的,怎么一股子市侩气……” 听到这话,大胖胖顿时就不乐意了。 “爱妃啊,你这话说的可不对,人老二一心为了大明忙前忙后地,怎么到你嘴里就成了满身市侩气了?” 哟呵,还敢顶嘴了? 太子妃怒了,插着腰喷道:“是是是,你家老二好得很,多亏了你这位好大哥啊!” “现在朝野上下谁不知道,你们兄弟二人争权夺利,搅得整个朝廷乌烟瘴气的,你这个太子爷还没心没肺地出言维护他……” “住口!你一个妇道人家懂什么?” 朱高炽神情一肃,罕见地反驳自家爱妃。 结果不出所料,太子妃发怒了。 “呵,妾身是个妇道人家,什么都不懂,那这府内上下和后宫事务,以后就劳烦太子爷处理了!” 话音一落,太子妃转身就走,大胖胖气得跺了跺脚,老老实实地追了上去。 “哎哎……爱妃……别生气嘛……” 东宫太子府的侍卫宫女见状,并未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还是熟悉的场景,还是熟悉的味道。 汉王府。 朱高煦抱着郭妃,百无聊赖的打着哈欠。 昨夜折腾得太晚,以致于两人现在都还下不了床。 郭妃俏脸微红,媚眼如丝,望着自家王爷,俏脸上写满了甜蜜。 这根木头,总算是开窍了啊! 然而正当这个时候,门外传来了朱八贱贱的声音。 “王爷,夏大人他们来了……” “让他们滚!” 朱高煦没好气地怒骂道,老子休息一天怎么了,一天天地没个消停。 门外朱八听到自家王爷的怒喝,只能硬着头皮劝道:“王爷,是因为传单的事情。
相关推荐: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婚里婚外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新年快乐(1v1h)
旺夫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白日烟波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村夜
淫魔神(陨落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