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起来吃了一些,也不饿,你要不要歇会?” “不了,一会儿老薛要来,我等他来。”谢琅摸了摸她的脑袋,“我让人将两位姑姑请过来,你也见见人可行?” “好。” “对了,可要派人去临安侯府说一声?” 程娇想了想摇头:“过几日我好些再说吧,免得让祖母担忧。” 谢琅点了点头,然后便出去了,没一会儿又回来,然后铃铛便领着两个大约三十出头的姑姑走了进来。 两人收拾得整整齐齐,头发也梳理得一丝不苟,发间簪着两支鎏金钗固定发髻,模样并不出色,但瞧着是很规矩利落的人。 “奴婢如玉/奴婢苓香,拜见夫人。”二人低头垂眉,屈膝行礼,礼仪一丝不苟,稳稳当当。 “二位请起。”程娇坐在床榻上看着两人,初见之时,还算是满意,不过眼下她也没有挑剔的时间,只得将人先留下来,“之后便有劳二位了。” 两人又行礼,其中一位唤作‘如玉姑姑’的人开口道:“夫人客气了,能伺候夫人是我等的福气,愿夫人不弃,侍于左右。” 程娇心道还挺会说话的,也好,总比那些只会板着脸严肃刻板的好,至少她看着不心烦。 于是她又问:“你们都会些什么?” 第935章 她,以后就是孩子他娘了 如玉姑姑道:“奴婢曾在陛下跟前伺候,陛下也曾夸奴婢周到谨慎。” 苓香姑姑道:“奴婢擅长药理,擅长给妇人调理身体,这几年在宫中也为几位贵人调理过身体。“ 程娇点点头,心中明了,这两人,一个照料她起居,一个帮她调理身体,也是精挑细选的人。 而且连元景帝都夸过的人,多少也是有点本事的,只要是人没有什么问题,这样的人,便是她和谢琅想找也不好找。 她道:“景阳侯府与宫中不同,我这也没那么多规矩,二位既然来了,那便住得舒心一些,若是有什么需要的,便问铃铛,我院子里的事情,暂时是归她管。” “还有,在我这里,素来都是功过分明,有功当赏,有过当罚,你们用心些,待我孩儿安稳降生,若是我能做到的,便允你们一件事。” “多谢夫人。”两人皆行礼道谢。 程娇道:“今日也没什么事情,你们挑选住处吧,好生休息一日,铃铛会和你们说说这院子里伺候有几人,都是干什么的,然后做什么你们自己安排就是了。” “是。” 两人很快便跟着铃铛离开了。 谢琅问程娇:“如何?” 程娇道:“看着也还好,分得清自己是什么身份。” 若是端着从宫里出来的身份,喜欢对她指指点点,那便是有大本事,程娇也不想留下来的。 学得文武艺,卖于贵人家。 她都是景阳侯夫人了,是真的有权有势有钱,这肚子里抢着要来投胎的崽更是金贵,想要什么样伺候的人,最多费一些心思,便能找到。 她虽然觉得这两人不错,但若是这两人让她不顺心,她也不会将人留下。 她不做欺压人的事情,但也会让自己顺心一些。 “自然是看得清自己什么身份。”谢琅笑了笑,“陛下挑选过来的人,也总不至于是个蠢的。” 程娇笑道:“那倒是不一定,有些从宫里出来的人,就觉得自己见过大人物,自以为是高人一等,端着呢。” “就希望别人捧着,也喜欢对旁人指指点点。” “倒不是说这样有什么大错,但听多了叫人不喜。” 谢琅道:“是是,你说的都有理,既然如今看着人不错,先留着,若是不顺心,再换就是了。” 夫妻俩说了一会话,程娇见他确实有些累,便让他先睡一会儿,待薛空青来了再喊他起来。 谢琅从昨天晚上到现在就没安稳过,委实有些心力交瘁,想了想,也没再拒绝,拉着她一同睡一会。 这一觉便直接过了午时,到了下午。 这个时候薛空青才姗姗来迟。 程娇将谢琅喊醒,让他去见人。 谢琅洗了把脸让自己清醒一些便出去了。 程娇也不好意思再继续躺着,便让铃铛她们伺候自己换衣梳头,去明厅那里坐着等。 如今她已经好多了,也没必要在寝室里躺着等,那样委实过于尴尬。 没多久,谢琅便带着薛空青来给程娇看诊。 把脉之后,薛空青也有些诧异,眉心微凝。 谢琅一看他都皱眉,也有些担心:“该不会这孩子真的有什么问题吧?” 程娇也担心:“是啊,我听说有些人,就是因为吃过药,导致孩子不好,我这不会有事吧?” 薛空青也不敢全然保证是没有问题的,他道:“月份到底是浅了一些,看不出什么来,不过我看弟妹的情况也还好,也不必太担心了。” 谢琅急急问:“你怎么也看不出来?” 薛空青无语:“我是大夫,又不是神仙。” 谢琅:“人家不是都称你神医吗,都能活死人肉白骨了,和神仙也差不多了。” 薛空青摇头:“行了,也别说这些吹捧我的话了,虽然听你说有些顺耳,但也没什么用处。” “你若是真的不放心,我开一贴强胎息的药养一养,不过有两味药不好找,你想得差人去找,实在找不到,估计得去宫里找。” “行,你开。”谢琅松了口气,能补救一二自然是最好的。 他就怕这孩子有什么问题,到时候生不出来,再或是生出来了有什么问题。 谢琅这会儿也有些后悔,早知道就不吃药了。 “真是个不省心的!” 这赶着来投胎的,等生出来是要被打屁股的! 薛空青让人取来笔墨纸砚写药方,程娇则是问他:“你的王府建得如何了,打算什么时候成亲?” 薛空青道:“还在建造,匠人不少,速度也快,先建起几处院落暂住是没问题了,成亲的事情不急,等永平侯回来再说吧。” 程娇想起纪青淮领军平西越,家中人定然很担心,确实也不是办喜事的时候,于是也道:“等他回来确实是最好的。” “我不管你们是因为什么原因成亲的,希望你娶了她之后好好待她,她虽然也没有什么都好,但心地善良真诚可爱,也是值得你用心的。” “我会的。” 薛空青没有在景阳侯府久留,写完了药方,他便告辞离开,谢琅送了他到门口,转头便让人抓药,缺的药先在长安城找一找,找不到他就去找元景帝。 当天晚上,程娇便喝上了这新开的药。 一连喝了两三日之后,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心理作用,她觉得身上舒坦多了,这一颗心也安稳了下来。 瞧着她身体好多了,程娇便让铃铛跑一趟临安侯府和永平侯府,去告诉程家还有纪青莲这桩喜事。 虽然这孩子来得太急,让人手忙脚乱也头疼不已,但到底也是喜事,先前有些不安稳不敢说,现在好多了,是该去报喜。 纪青莲来得最快,得了消息连衣裳都没换,直接跟着铃铛一起来了景阳侯府。 “程六六,你居然要做母亲了!”纪青莲一脸呆滞,脑子也是晕乎乎的,“真神奇,你居然要生一个小孩儿了!” “是啊,好神奇。”程娇也连连点头。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几天了,她也吃了几天苦苦的药了,但还有一种踩在云端的不真实感。 她,程娇,等到明年春天,就是孩子娘了。 第936章 这一怀还怀俩了? 程家人在第二天的时候才过来看她,程老夫人与萧氏亲自来了一趟,来的时候,也给她带了诸多的补品布料等物。 程老夫人最是高兴,拍拍她的手道:“你有了孩子我便放心了,最好是一举得男,将来就能稳稳当当了。” 程娇有心想反驳,说生个女儿也挺好的,可见老太太这般高兴,也不想说这些坏气氛的话。 什么生男生女,生男有生男的好,生女自然也有生女的好,反正这孩子已经在她肚子里,生了什么就是什么,她也不多想了。 这事儿越想越没劲儿,好像生男生女都不够完美。 她又想要女儿,可也觉得儿子不错,觉得生了个儿子,她和谢琅后半生都稳妥了。 萧氏安安静静地坐在一旁,一直都没有出声。 说起来,这也是她第一次到景阳侯府来,女儿成亲都大半年了,她还未成前来看望过女儿。 程老夫人又问程娇:“身边可有伺候的人?你身边的铃铛如今虽然不似以前咋呼呼的,也能一用,但你若是怀孕生子,她什么都不懂,是该安排其他人伺候,可要祖母给你寻两个来。” 程娇摇头:“那倒是不用,陛下从宫里安排了两个姑姑出来,其中一个还懂得医理,最擅长调养身体,便是宫中的几位贵人,她也是伺候过的。” 程老夫人看了她一眼,面上的表情又喜又忧,若是这个孙女就做她的景阳侯夫人,生个儿子继承香火,或许就能安安分分地过一辈子了。 可谁知发生这样的变故。 皇家儿媳不好做,太子妃更不好做,皇后...更是不好做。 可若是他们不争,却又不知道会落得什么结果。 良久,程老夫人叹了一口气:“既然是陛下看重,那也是极好的,只是不知态度如何?对你可是恭敬?” 不说程娇之前担心宫里出来的姑姑自视高人一等,程老夫人也担心。 程娇道:“我看了这几日,倒是挺好的,便是面对铃铛她们,也不见颐指气使,态度也算是好。” 程老夫人点头:“如此便好,若是用得顺手,人也可靠,那便用着,若是用得不顺心,那就打发到别的院子里让她们住着,咱们再另外找就是了。” 程娇笑笑:“谢三那厮也是这么说的。” “谢三。”程老夫人伸手点了点她的额头,“你啊,也就是你了,敢这么喊自己夫君,你应该唤他夫君才是。” 程娇哼哼两句:“我就喊他谢三怎么了,我还不能喊他了?” “好好好,你喊。”程老夫人无奈又好笑,“也就是他什么都纵容着你,你啊,也千万记得该要惜福,有些时候也莫要让他难做。” “祖母,您放心,我会的。” 祖孙二人说了许多话,程娇还问了家中聂静云与孟萍如何了。 这两人也是孕妇,程谦还去了西越,也不知聂静云是否会忧心,而且她这一胎怀得也不如程湛安稳,这让程娇心中也是有些担忧, 程老夫人道:“都挺好的,你啊,顾好自己就行了,余下的事情,便是有不妥的,也有该操心的人。” 程家人留到午时用了午食才离开。 程娇亲自将他们送到了门口,看着他们登车离去,这才往回走。 回到四闲苑中,见院子里空荡荡的,心里也空,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于是便问铃铛:“旺财在七皇子那边怎样了?” 七皇子以前也挺喜欢旺财的,今年年初的时候,便让人找了一只差不多的养,不过那是一条小黑狗,名字就叫发财。 自从发财来了之后,旺财白天经常往七皇子那边跑,程娇很多时候都找不到它。 前几日得知程娇怀孕,怕它到处乱跑撞到了,众人商量了一下,便暂且让它住到七皇子院子里去,和发财住一起。 程娇已经好几日都没见过它了,没有瞧见跑跑闹闹,总觉得院子都没那么热闹了。 铃铛道:“夫人不必担心,旺财它好着呢,天天和发财玩,七皇子偶尔还带它们出府去玩。” 程娇一听,又不开心了:“那个没良心的,它倒是玩得开心了,估计把它主子都忘得一干二净了。” 铃铛偷笑:“那等小主子出生了,把它接回来的时候,咱们狠狠揍它一顿。” “对对,就揍它。”程娇说完了要揍狗,又有些愧疚,便嘱咐铃铛道,“你得了空闲便多去看看它,免得它玩得开心就把我们给忘了。” “好好好,婢子最多就是隔三日,便一定去看它。” “那你一定要记得。” “记得记得,一定记得。” ....... 程家人来过之后,程娇便开始了在府中养胎的日子,纪青莲得了空闲便会过来和她说说话,偶尔碰见了前来给她诊脉的薛空青,两人还能说上几句话。 日子一天天地过着,一直到四月底,她一连吃了半个月的药了,也不见身体有什么不适,这才松了口气,安心了许多。 薛空青过来给她诊脉,一会儿皱眉一会儿拧眉的,惹得程娇与谢琅都有些担忧。 谢琅直接就问他:“怎么样?是孩子不大好吗?” “那倒不是。”薛空青摇摇头,“只是弟妹这脉象......” “这脉象如何?” “我注意弟妹这脉象许久了,似乎怀的是双胎。” “什么?”谢琅和程娇都瞪大眼睛,满脸的不敢置信。 这一怀还怀俩了? 这这这...... 程娇突然想到萧氏怀她和程让的时候就是双胎,萧老夫人有个妹妹,嫁了人之后也生了两对双胞胎。 如此看来,她一怀就怀俩似乎也算是正常事。 薛空青继续道:“之前的药还得再吃一段时间,不过你们也不必担心,除了弟妹要辛苦一些,旁的应该没什么问题。” 怀两个可比一个要辛苦多了。 谢琅深叹了一口气,心里忧心不已,心觉得这孩子生下来,若是有个儿子,能稳得住元景帝,他就该吃绝嗣药了。 这一怀就怀俩,这多受罪的。 薛空青离开的时候,谢琅亲自送他到门口,人也有些心不在焉。 薛空青问他:“端午之后,陛下便要去往凤凰山行宫避暑,你是如何打算的?是留下还是随行?” 第937章 若是你都不能信了,那这天底下还有谁是能信 谢琅抬头看天,头疼得很:“我倒是想留下来,可陛下不许啊。” 元景帝刚刚提出端午之后去往凤凰山行宫避暑的时候,谢琅便去问了元景帝,问他是否能留在长安,可元景帝直接让他随行,说到时候还要用到他。 这可把他愁得好几日都睡不好觉。 你说吧,到了端午,他这娘子怀孕两个月,马骑不得,坐马车估计都不放心,根本就不可能带着一起去。 可将怀孕的妻子放在家中,他这心里七上八下的,总觉得慌得很。 薛空青道:“凤凰山虽然离长安也不算远,可若是坐马车而行,也要好几日的时间,弟妹定然是去不得的,若是你不放心,我到时候便住到你家府上来。” “你不去?”谢琅诧异。 薛空青摇头:“陛下命我留守长安,估计便不与你们同行了。” “这样啊,那你就住到景阳侯府上来。”谢琅松了一口气,“有你在,我就安心了。” 又是可信可靠之人,还是个医术高明的大夫,这可比他自己都可靠多了。 有一阵风吹过衣袖,薛空青看了看天,笑了:“你就这么放心我?就不怕我有什么坏心?” “放心?是啊,我放心啊。”谢琅也笑了,“你我也称得上生死至交、真诚相待的好友了,也是值得信任之人,若是你都不能信了,那这天底下还有谁是能信的?” 说到这里,谢琅又笑:“这人生在世,或许也会有不如意的地方,但总有几个至情至爱,是一生都不能割舍的。” “至情至爱吗?”薛空青也笑,“你过去二十年虽然受了不少苦难,但如今看来,这一生也是极为欢喜圆满的。” 有至爱的妻子一生相守,有挚友三三两两,偶尔一起喝酒吃茶,畅聊古今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再不久,他也将会有两个孩子,再有就是,他也可以与元景帝团聚。 亲友、权势、富贵,他已经是一样都不缺了。 “那是。”谢琅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也快点成亲吧。” “快点成亲吗?” “是啊,过往前尘,有些事情该放下就放下了,活在当下,看向将来,这才是最重要的。” 薛空青转开话题:“你什么时候告诉弟妹你要跟着陛下去凤凰山行宫?别是等到临出发才说。” “再过两日,到时候你便住进来吧,我让人将客苑收拾好。” “行。” 两人话毕,薛空青便告辞离开,谢琅则是折返回府中,准备他要外出事宜。 转眼几日过去,到了端午前一日,谢琅才告诉了程娇他要跟着元景帝去凤凰山行宫的事情,初七那日便出发。 程娇愣了好一会儿。 她最近都在府中养胎,虽然铃铛她们也会和她说一些长安城的趣事,但元景帝要去凤凰山行宫避暑的事情大概是被这人叮嘱过,所以一点口风都没露。 “去凤凰山行宫避暑?怎么这么突然?” 谢琅咳了一声道:“陛下所言,今年他身体有些不适,不过是四五月,他便觉得有些热了,便想着今年去凤凰山那边的行宫避暑。” 程娇有些回不过神来:“你也要去吗?” 谢琅点头:“陛下已经下旨,点了我随行,我不得不去。” “不过你放心,老薛留守长安,他王府也还没建成,我已经让人将外院的一处客苑收拾好了,我不在家的这些日子,他便住在客苑,你若是有什么事情,若是府上的人办不了,也可以派人去找他。” 程娇咬唇,有些不乐意,但她也知道,既然元景帝已经点了谢琅随行,那事情定然是不能再更改的了,而且若是在这个时候拒绝,颇有些恃宠而骄了。 “那...要去多久?” “我不知,过了夏日应该就回来了,大概得到七八月那时候。”谢琅深叹了一口气,“凤凰山离这里不远,若是我骑马而行,一个日夜便至,若是得了空闲,我便回来看你。” 程娇想了想,问他:“那...那我可以跟着一起去吗?” “不行。”谢琅想也没想就拒绝了,“你如今才怀胎两个月,哪里能远途奔波,再则,凤凰山虽然夏日没那么热,凤凰山可没有老薛,有老薛在,我也比较安心一些。” 要知道林太医也时常过来给程娇请脉,可都两个月了,都还未诊出怀的是双胎,可见这位‘神医’确实有本事。 有这么一个人在程娇身边,他确实能安心不少。 “你就安心地等我回来,若是觉得日子无趣,便让纪娘子和程让过来陪你,再或是达奚娘子,让她下山来住一段时间。” 谢琅哄了又哄,又许诺了一有空闲就回来看她,这才是将人安抚了下来。 第二天便是端午,因着程娇怀孕,哪儿也去不了,只能呆在家里过,七皇子倒是回了宫里与元景帝团聚。 过了端午的第二日,薛空青就搬到了景阳侯府客苑暂居, 当日晚上,谢琅与他聊了许久,直到将近子时才从客苑回来。 次日初七,谢琅便要跟着元景帝出发去凤凰山行宫。 程娇这一夜睡得并不安稳,反反复复醒了几次,察觉到他起身的时候,外面的天才微微亮。 她实在是躺不住了,便也跟着起来。 “你睡,我一会儿就走了,你再睡一觉,天就亮了,到时候让纪娘子过来陪你。” 程娇摇头:“我睡不着,起来陪你用个早食吧,等你走了,我若是困再睡就是了。” 谢琅也想她再陪自己一会儿,见她都已经醒了,便没有拒绝,吩咐下人快些准备早食,然后又拿了她的衣裳给她穿上。 “虽然已经是五月了,但早上还是有些微凉,你莫要着凉才是。” 程娇当时心里有些不是滋味,酸酸的。 以前两人做夫妻,都是怎么自在怎么来,都像是没长大似的,可自从她怀孕之后,他像是突然稳重了不少,对她是事事照顾。 程娇低下头来,心头有些无措。 “你怎么了?”谢琅笑了笑,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是不是舍不得我啊?放心,得了空闲我就回来看你,你安心等着就是了。” 第938章 陛下,皇后是个什么样的人? 纵有不舍不愿,可人生在世,总有些事情是不得已。 谢琅同程娇一起用了早食,然后又叮嘱了她好一会儿,在寿山第三次让人来催的时候,也只得赶紧走了。 见她依依不舍,还想送他出门,赶紧按住她的手道:“你别送了,就在这里吧,等会儿我走了便回去睡一觉,昨夜都没睡好。” “那你要早些回来。” “好好,我早些回来,得空就回来。” 又费了一会儿时间将人劝住了,谢琅让铃铛扶着她回房去,等她进了屋子,便赶紧转身就走。 若是再折腾下去,他怕自己今日是走不了了。 出了大门,便上了门口处早就准备好的马车,然后一路乘着马车入宫,去见了元景帝。 巳时初(早上9点),元景帝便带着、首阳长公主、齐王以及诸位钦点的大臣出了长安城去往凤凰山行宫避暑,诸位嫔妃以及七皇子九皇子都留在宫中。 之后奏折一律送到凤凰山行宫,而又命青城王李既思(薛空青),尚书省右仆射上官余留守长安,处理长安城诸事。 队伍浩浩荡荡地从朱雀大街走过,大约是过了一个时辰,队伍的尾巴才出了城门。 刚刚出城门不久,谢琅便被叫到了元景帝的马车上。 天子九御,出行之时,拉马车的马都有九匹,马车也大得出奇,跟一间房子似的,上去几个人完全都不觉得挤。 这会儿首阳长公主与齐王都在,见谢琅来了,两人对视一眼,又不着痕迹错开目光。 “三郎来了。”元景帝抬手让他坐下,然后又吩咐边上伺候的高公公,“给景阳侯上一杯茶。” 谢琅行礼之后,在一旁的矮桌前坐下,见高公公亲自给他送茶,道了一声谢。 高公公道:“这可是今年新送来的云雾茶,景阳侯可得好好品一品。” “今年的新茶,那我定然是要好好尝尝了。” 齐王突然开口:“景阳侯倒是好兴致,听说贵夫人有孕不久,如今却要分别两地,我还以为景阳侯定然会念念不忘,心不在焉,没想到竟然还有兴致品茶。” 谢琅朗声一笑:“人生得意须尽欢嘛,眼下担心也无用,也只能过好自己了,陛下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是极是极。”元景帝笑了一声,“既然结果不能更改,那就好好过好当下,这才是正经的,这人生啊,不过是匆匆数十年,这转眼啊,也都过去了。” “说起来,朕今年已经四十八了,皇姐比朕年长两岁,正值五十,这五十春秋啊...转眼都已经这么久了......” 元景帝有些感慨,问首阳长公主:“今年或是明年皇姐寿辰,皇姐是不是得大办一场,让这长安城也一起热闹热闹。” 首阳长公主抬眼看元景帝,淡淡道:“陛下可莫要说这些了,这是人都不爱办生辰宴,这不是告知世人自己又老了一岁吗?此事不提也罢。” “只是皇姐都五十了,这五十大寿,人道五十知天命,若不办一场,这日后想起来了,岂不是觉得可惜。” 元景帝再一次强调‘五十’。 你说你都五十岁了,五十知天命,七十古来稀,余下的日子享享清福不好吗,倒腾这些事情做什么? 首阳长公主被他说得有点烦了,豁然起身,一双丹凤眼冷厉地扫了过去:“五十又如何,七十又如何,本宫便是要办,那得等本宫百岁生辰,本宫将会岁岁长安,活到百年长寿。” 千岁万岁终归虚假,唯有百岁还可以期待一下,活出一个百年长寿。 “本宫还有事,便先告辞了。” 首阳长公主说罢这句话,便转身离去,连元景帝的面子都不给。 齐王站起身来,朝着元景帝行了个礼,然后道:“父皇,儿臣去看看姑母去。” “去吧。” 齐王得了准许,拱手一礼之后便追了出去。 元景帝问谢琅:“你娘子身体可还好?” 谢琅道:“还好,就是今晨分别之时依依不舍,若不是臣走得快,估计都走不了了,这会儿指不定在家里哭呢。” “娇气。”元景帝哼了哼,“这都是你自己纵容出来的。” 谢琅摇头笑笑:“陛下说笑了,自家娘子,纵容一些也没什么不好的,若是都要她事事懂事,什么都自己扛,那她还嫁给我做什么。” “你倒是歪理诸多,朕懒得说你们了。”元景帝对于这一对夫妻已经是无可奈何了,说一句不好的都听不得,还能指望什么。 不过有一桩事多多少少让元景帝有些安慰。 “朕不久前问过青城王,他说六娘这一次怀的是双胎,双胎好啊,你一次就能有两个孩子,若是她再生几回,你便不愁子嗣了。” 有了子嗣,谢琅是只守着娘子过还是多纳几个妾室,元景帝都不管了。 谢琅压了压嘴角,忍了又忍,这才将要怼人的话压下来。 双胎好,有什么好的? 不就是一次多得一个孩子吗? 要知道怀一个已经够辛苦了,这两个,日子还不知道多难熬。 到底是自己娘子自己心疼,哪像元景帝,只想要孩子。 谢琅深呼吸了一口气,心中暗暗提醒自己这是‘陛下’,这才压下了诸多到了嘴边的话。 这会儿元景帝突然又道:“说起来当真是不巧,若是她月份大一些,倒是可以将她也一起带去,凤凰山行宫那边每年夏日都极为清爽,确实是非常合适的避暑之地。” 说到这里,元景帝顿了顿,看向窗外的天空。 良久,他才又道:“当初皇后与皇姐有孕,也是受不得长安炎热的夏日,这才来了这凤凰山行宫,只是没想到会发生后面的那些事情。” 有些事情,在凤凰山行宫开始,也便从那里结束吧。 谢琅听了这些,突然想到了刘皇后。 那个他只听说过,却从未见过的人。 他心中忽然涌现一种难以言喻的、很复杂的情绪。 他张了张嘴,但好一会儿才听到自己在问。 他问:“陛下,皇后是个什么样的人?” 第939章 凤凰山行宫 这倒是谢琅这么久以来第一次问起皇后。 元景帝沉思片刻,最后道:“皇后是个怎么样的人,朕其实也不大清楚,你也应该知道,朕是在登位第二年春娶的她,当年下半年,她便有了身孕,等到第二年春末便觉得热,来了这凤凰山行宫。” “朕与她相处的也不多,若是真的要说,朕只记得她是个温和又体贴的女子。” 说起来,这二十年都过去了,便是看画像,元景帝都觉得那画中人有些陌生。 他早已记不清她的样子。 “岁月匆匆,便是二十载啊!” “凤凰山行宫之中也敬有她的牌位,此去凤凰山行宫,你便去拜祭她吧。” 谢琅一顿,而后应了一声‘好’。 马车日行夜停,慢慢悠悠地往凤凰山行宫走去,在出发第五日的傍晚,终于抵达了行宫。 此处行宫还是太宗在位时所建,太宗皇后惧热,夏日尤其难熬,故而太宗便让人在此建了行宫,让皇后夏日便来此避暑。 也是因此,此处才称作凤凰山。 有凤所栖,才是凤凰山。 其行宫在半山腰之上,宫殿错落,树木成荫,有溪流穿宫殿而过,行走于行宫之中,便觉得山林山溪的清爽扑面而来。 众臣子陪同元景帝去往最高处的宫殿凤栖殿,待元景帝安置妥当了,这才告退, 谢琅被安排在了距离凤栖殿不远的凤池殿,那宫殿东面的悬崖峭壁,地方不大,但住几个人倒是适宜。 凤池殿自然有池,殿前的空地挖了一个池子,引了山溪水而入,上面还盖了一个亭子遮挡,边上还遍种青竹遮挡视线,夏日的时候,便可以在此处泡一泡山溪水,暑热顿消。 谢琅在路上奔波了好几日了,这会儿也有些累了,见水池山溪水清澈,用了饭便换了一身衣裳下去泡一泡。 这一泡,便到了日暮降临,明月爬上天际。 “侯爷,平清王来了。” 正在他靠在水池边昏昏欲睡的时候,便听到寿山匆匆前来禀报,他睁开眼的时候,见天地已经是一片昏蒙蒙,太阳的余晖渐渐退却,半弦月已经爬上的天边,月华倾洒大地。 “他来做什么?” 说起来,谢琅私下已经很久很久没见过平清王了,平日里朝会上见了也只当是陌路人,点头行礼,然后各自去忙各自的事情。 “说是有几句话要和侯爷说。” 谢琅不信:“若是真的只是有几句话要和我说,直接让你给我带话就行了,何必非要见我。” 寿山想了想问:“要不,不见?” “见。”谢琅垂了垂眼帘,又靠在了水池边上。 寿山见此,只得领命前去,没一会儿,便领着平清王来了水池亭子。 平清王见他还泡在水里,便在一旁的席子上坐下,寿山侯在一旁给他倒了一盏茶水。 “此番凤凰山之行并不太平,你心中可知?” “我知。” “程六娘呢?”平清王突然问。 “自然是在长安。”谢琅看了过去,眼底的情绪平静,“怎么,你今日来,便是想问我这件事?你这是替谁打听消息呢?” 平清王微顿:“我只是提醒你,程六娘是你的妻子。” 谢琅也道:“我也提醒你,你是陛下的臣子,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你心里应该清楚。” 若元景帝是昏君暴君,平清王要跟着首阳长公主造反,那或许是没有错的,可如今天下在元景帝的治理之下盛世太平,他再搞这些事情,未免有些可笑了。 好吧,就算是为了太子。 若是平清王愿意为了太子豁出去,那他这个外人也不必多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也得承担结果。 若是真的到了那个时候,他不会手软就是了。 到时候也不要与他论什么恩义感情。 “你回去吧,我这里之后不要再来了。” 平清王点了点头,然后便起身离开。 待他走了,寿山才有些担忧地开口:“王爷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是在提醒我。”谢琅睁开眼抬头,看着天边的明月,日光已经彻底消退,唯有明月散发着柔和的月华倾洒天地。 “他们可能要对娘子动手。” “什么?”寿山一惊,立刻就道,“那属下立刻派人回长安。” “来不及了。”谢琅眯了眯眼,那一双修长的丹凤眼中全然是冷意,“眼下恐怕已经出不去了。” “出不去了?”寿山又是一惊,他环顾四周,只觉得夜间山林的凉意寸寸侵染,风吹草木动,鸟兽虫豸鸣叫声不时在风中回响。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谢琅笑了笑,“陛下亲自为饵,以身入局,有些人怎么可能放过,今日刚刚抵达此处,什么都没准备好,正是最佳时期。” 元景帝此行凤凰山,便是要引蛇出洞,将这潜藏的危机彻底清除。 而对方呢,也心知若是这一次不动手,将来恐怕再也没有机会了,便是知晓元景帝在此设局,也想奋力一搏。 且看谁人更胜一筹了。 谢琅从水中起身,转头便往宫殿里走去。 “去准备一下,本侯要去凤栖殿护驾。” 寿山点头应‘是’,可心中还有担忧,“那夫人呢?侯爷?若是他们对夫人动手?” “她不会有事的。”谢琅心中虽然还有一些不安,但他也只能这般劝慰自己。 该做的安排他都已经做的,在方方面面也考虑到了她的安危,景阳侯府的亲卫大半也留给了她,眼下,也只能相信自己的安排不会出错,也相信不会有什么他想不到的意外。 “给我拿一套干净的衣袍过来。” “是。” 谢琅匆匆换了衣裳,头发还未全干的时候,便已经带着人到了凤栖殿。 这会儿元景帝正坐在殿中喝茶,山风从窗户吹了进来,带走了夏日的暑热,唯留下一片清凉舒爽。 见谢琅匆匆赶来,元景帝还笑了一声:“山风凉枕席,夏日最好眠,奔波了几日,你不去休息,来这里做什么?” “陛下,今日——” “不急。”元景帝打断了他的话,“静候吧。” 第940章 谋反 然而这一等,便足足等了三日。 到了第三日,沉寂已久的山林有火光亮起,首阳长公主披甲上阵,领军包围了凤凰山。 当下,所有人这才知晓,大盛朝这位巾帼女将,堂堂镇国长公主,竟然反了。 随行的官员聚在了元景帝暂居的凤栖殿,都在议论纷纷,吵乱不已。 元景帝坐在高位上,垂首一看,发现人群之中少了几个人,心里大概就有数了。 “禀陛下,属下刚刚得到了消息,说是守卫长安城的青城王不知何时已经投靠了长公主,与长公主手下蔡将军郑将军里应外合,攻占长安城,上官宰相已经殉职,那人头就挂在了敌军阵前。” “长公主以各家文臣武将的家眷威胁,让我等投诚,若是不愿,家中妻儿老小恐怕性命不保。” “长公主欺人太甚!”有官员气骂出声,“昔日我还觉得长公主一介女子,能有此能也是巾帼,没想到她竟然如此卑鄙无耻,行这些小人之事!” 纵然文臣武将对元景帝忠心,可在家中妻儿老小性命的威胁下,确实很考验人。 “平清王,此事你怎么说?” 有人将矛头指向了平清王。 “今日包围凤凰山,领军的左先锋就是你的嫡长子,你怎么还有脸站在这里!” 有人又道:“我还听闻,投靠了长公主的,便有谢二郎,据说他亲自打开了长安城东门,迎敌军入城!” “平清王,这些事情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平清王四个儿子,长子已经是叛军先锋,次子也参与了谋反,便是这三子,也很可能就是被囚禁东宫的太子,如此,他参与其中就大有可能。 有人建议道:“陛下,得先将平清王拿下!” “就是。” “好了。”元景帝看着众人愤慨激扬,恨不得立刻将平清王剁了喂狗,这才开了尊口,“此事往后再议,平清王。” “臣在。” “既然叛军之中有你的儿子,朕便限你领兵,将其抓拿前来问罪,天亮之前,朕准你抓活,若是天亮之后,朕便要你将其斩于马下。” “乱臣贼子,得而诛之,不可手下留情。” 平清王顿了好一会儿,最终才应了一声‘是’,然后僵着一张脸告退。 众人对着他的背影议论纷纷。 “陛下,这平清王如今已然是不可信了,他两个儿子都谋反了,若是让他领军去对阵,那岂不是给他机会,让他带着人去投靠长公主吗?” “是啊,凤凰山的守备并不多,就近的北大营又被永平侯调遣平西越去了,余下的还得派去解救长安之危,若是平清王反叛,凤凰山危矣。” 此时确实是首阳长公主谋反的最佳时期。 距离长安城最近的北大营已经被纪青淮抽调了军队西行平西越国之乱,所剩人数已经不多,大约只剩五万人。 拱卫长安城的十六卫,有两卫掌控在首阳长公主手里,也有不少行走各地,余下的,陛下出行之时,留了大半镇守长安,带来的不过是两万人。 此时长安已经出事,便是联系上北大营,那让北大营去解救长安再来凤凰山护驾,毕竟大家的妻儿老小都在长安,谁也不敢说舍了一家老小这种话。 便是陛下,那也有诸位嫔妃和两个皇子在宫中。 可若是如此,那凤凰山这里,便是孤立无援只能死守,等北大营平定了长安之乱再来援军。 这一次元景帝点了平清王同行,也让他带了不少人出来,若是平清王反叛,凤凰山就危险了。 正在这时候,齐王站了出来:“父皇,当务之急,便是要派人突出重围,去往北大营接掌军队,平长安之乱,父皇,儿臣愿去。” 元景帝道:“去往北大营的人,朕已经安排好了,老二,你便与平清王一同,盯着他,若是他有反心,便命人即刻拿下。” “父皇,儿臣......” “好了,此事就这么办了。”元景帝打断了齐王的话,“你去看着平清王去。” 人都是有私心的,而且在人的心中,权势和亲人都是极为重要的东西,元景帝不敢保证平清王为了儿子造反,也不敢保证齐王领兵解救长安,会不会直接占领长安,自己来一个谋反。 齐王无法,脸色不大好看地应了一声‘是’,然后看了谢琅一眼,便转身去追平清王去了。 谢琅这时候也站了出来:“陛下,臣愿去北大营,领军解救长安。” “你也留下。” “陛下,臣......” 元景帝挥手让一众臣子下去,这才道:“行了,朕知道你想什么,难不成你是信不过朕,还是信不过青城王?” 谢琅心中很不安:“臣只是心中担忧,若不能亲眼所言,便不能放心。” 虽说元景帝有元景帝的安排,可他听说薛空青已经投靠了首阳长公主,心头也是狂跳了好几下,站在这里,浑身难安。 “而且陛下,这里有陛下在就可以了,臣在不在,并不重要,请陛下准许臣领军解救长安。” “谁说你不重要了?”元景帝瞪他,“她想要朕的命,难不成就会放过你了?你死了,太子才有机会登位,她才有机会独掌大权,成就她的女帝之位。” “唯有你与朕都葬身在此,她才能掩盖一切。” “可是陛下,六娘她......” 元景帝生气了:“六娘六娘,如今到了这个时候,眼里只想着六娘,你难不成不知,她是不会放你离开了,你若是踏出了这凤凰山,等待你的,可能便是死路一条。” 元景帝真的头疼,他这儿子,确实也算是聪慧有手段,教一教也算是当用了,可唯独‘痴情’这一点,确实是叫人很头疼。 “朕都说了,六娘不会有事的,你难不成就不能相信朕一回?还是朕就是这么不值得你相信?” 谢琅沉默了一会,最后道:“陛下的话,臣自然是相信的,只是臣不曾见到人,心中难安,实在是怕有个万一,这是臣不能承受的结果。” 第941章 是圣名是骂名,他也全然一并承担了 “便是难安也要忍着。” 元景帝如此说。 “你的心情朕也算是了解,只是凡事得想想自己的安危,你自身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 “若是你在乎的人陷入危机之中,你要去,那是你的选择,可若是安排好了一切,该做的都做了,便是去了似乎也没什么用处,反而让自己陷入危险之中,那就是蠢了。” 元景帝心里何尝不是担忧的,他出来的时候带着谢琅,带着齐王,可他的妃嫔和七皇子九皇子都在宫中。 而且长安城是一国之都,且不说不容有失,还住着文武百官的家眷以及诸多百姓。 长安城若是出了事,那就是大事了。 可他必须得稳得住。 谢琅点了点头,然后问元景帝:“敢问陛下,不知陛下派遣往北大营的人究竟是何人?” 元景帝看了他一眼,招手让他上来:“你过来,朕写给你。” 谢琅应了一声‘是’,然后抬脚走上去到元景帝跟前,元景帝让他将手伸出来,然后在他手心里写了一个字:霍 霍? 霍家人? 霍荀? 谢琅突然抬头看向元景帝。 元景帝扫了他一眼,正襟危坐,脸色平静:“现在放心了?” 谢琅确实是松了口气,心头大定。 若是领军解救长安之人是霍荀,那确实是没有比他更适合更有本事的人了。 再加上与其他人里应外合,不说长安出事是假,便是真的,依霍荀之能,也能把长安城给抢过来。 若回来的是霍荀,也难怪元景帝这般坐得住,竟然半点都不担心。 元景帝又道:“此次谋反之事,你无需担心,朕会将一切都安排好,你如今要做的,便是看清楚哪一个臣子哪一个世家参与其中。” 谢琅心头一凛,看向元景帝。 元景帝这一出以身为饵,设局给了首阳长公主造反的时机,谢琅原本是觉得没必要的,毕竟若是出了差错,那就是将长安城置身于危险之中。 那可是一国之都,是国之中枢,也居住百姓无数。 如今想来,真正的矛头,恐怕是对准这些世家。 谢琅记得元景帝说过,大盛至今已经八十年,虽说盛世昌盛,一派繁荣景象,可那些世家就像是吸附在大盛身上的瘤一般,越来越大,越来越臃肿,也越来越贪得无厌。 迟早有一天,会成为国家的大患,导致国家走向衰亡之路。 谢琅心跳砰砰砰,突然想到了殿试那个很有勇气的学子写的‘限田之法’。 那倒霉催的,还是他亲自安排离开长安的。 “那限田之法......” “过往不论,新者限之。” 过去的已经有了的,就不去再论了,但是此后再添置的,就要遵照新法。 若是元景帝刚刚平定叛乱,处理一众反叛的世家官员,抄家杀头者无数,那时候他再颁布限田之法,有那个臣子还是世家敢跳出来? 是嫌弃死的人不够多,还是觉得自己的脖子比刀硬? 若是元景帝此次事成,先清理了一批世家,又用上了限田之法,不说能完全杜绝世家壮大,但至少底层的百姓能保住田地,不会在世家的压迫之下过得太苦。 若是平白无故的,突然提出‘限田之法’,损了世家官员的利益,这些人明里暗里估计都能搞事,想要真的成事,恐怕是很难的。 如今这般境况,确实是难得的好时机,虽然有些冒险,但似乎确实可以一试。 元景帝又道:“若是又违者,到时候朕也会一并清理了。” 是圣名是骂名,他也全然一并承担了。 也给后来者留下一个郎朗青天。 谢琅心头微涩,有些酸酸涨涨的,张了张嘴,却不知该说些什么好。 良久,他坐在一旁的台阶上,问元景帝:“陛下这般,会不会很辛苦?” 谢琅一直觉得做官都挺累的,若不是不得已,他都不想做,做皇帝,当真是每天起得比鸡早,睡的比狗晚,身上肩负的东西太多太多,若是一个决定出了错,影响也很大。 压力真的太大了。 “辛苦?”元景帝微微一顿,也沉默了一会儿,良久,他起身在谢琅身边坐下,才同他说,“人生在世,哪里有不辛苦的,只是种豆得豆,种花得花,如是而已。” 做皇帝确实辛苦,但也站在世人之巅,万里山河在脚下,却也是一种成功。 “朕也知道,其实你吧,也没什么上进心,只想和你娘子好好过日子,再生一两个孩子,一辈子平平顺顺安安乐乐,权势富贵,都是差不多就行了。” “可这世间上的许多事,并不是你不想便能不去做的,朕当年也不曾想过做皇帝,若是能做一个闲散王爷,朕觉得也不错,可是有时候,你不争,等待你的,就不是什么好下场。” 元景帝如此,谢琅也如此。 他是中宫嫡子,是最有资格继承皇位之人,若是他将皇位拱手让给了别人,别人能不能容得下他是很难说的。 将自己的生死荣辱寄托于一个人是否有容人之心,那定然是不行的。 所以,就算是他再不情愿,也终究会踏上这条路。 元景帝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该做的,能做的,朕都会替你处置妥当了,只是朕啊,也不可能一直都在,有些事情,还是需要你自己去处理的。” 谢琅听了这些话,心情很是复杂。 以前首阳长公主最是厌恶他,恨不得他死,恨不得他烂在泥潭里一辈子爬不出来。 平清王虽然对他有几分关怀,但更在乎谢璟这个发妻所生的嫡长子,若是他与谢璟有什么矛盾,平清王自然是偏帮谢璟的。 平清王也知道谢琅受了很多委屈,但他又管不了谢璟,为了维持面上的一家和谐,只能让他继续受委屈。 谢琅以为父亲母亲,大概都是这样的。 或许,只因为他是个不被人所喜所爱之人,所以他们并不在乎他的生死悲欢。 所以那些年,他当真是十分厌世,觉得自己存在这个世间,就是一个不被欢迎,也无人在乎的人。 但如今见了元景帝,才恍惚明白。 其实他的父亲,会教导他做人做事,会引着他往更好的路上走。 也会尽自己所能,为他铺平将来的道路。 这个人是很在意他,也很护着他的。 第942章 你为他做得再多,他也不会领你的情的! 首阳长公主自然是知晓机不可失的道理,但凡是多给元景帝一些时间,他不知能召集多少人前来,到时候死的人还真不知道是谁。 所以必然要速战速决。 于是过了子时之后,便下令攻山。 上官仆射的人头便被她挂在阵前,令道‘若有归顺,加官进爵,若有反抗,当此下场’。 又言长安城已经在她的掌控之中,诸位不怕死,那也得想想自己家中妻儿老小。 此番言论一出,元景帝这边的文臣武将果然人心浮动。 人的立场其实是很复杂的东西,纵然自己能为了君主豁出命在所不惜,但家中的妻儿老小在心中的份量同样也不轻。 首阳长公主掌控了长安城,就相当于捏住了这些文臣武将的命脉。 “朕已经派人去往北大营,率领北大营众将士解长安城之危,诸位不必担忧,长安城必然会无忧。”元景帝带着谢琅一同出现。 他到底不至于那般冷酷无情,逼着官员在忠君与一家老小性命之间做选择。 “朕可以说,若无意外之事,诸位爱卿的家眷都是平安的。” 元景帝这话一出,很多人心里就踏实大半了。 “陛下,您这话可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朕一言九鼎,岂会能骗诸位爱卿。” 众人闻言心里就更踏实了。 “如此便好如此便好。” “就是就是,只要家中平安就好。” 只要家中老小是平安的,眼下便是死在这里,也无愧于心无愧于天地了。 元景帝稳住了军心,又对众人道:“诸位也不必太过担忧,此番凤凰山驻军这虽然只有两万,但却也是个易守难攻之地,对方一时半会的,想攻下来并非易事。” “我等只要死守在此,等北大营解了长安之危,再赶往凤凰山,到时候,里外夹攻,必然大胜。” 众人一听,也觉得情况不算危急,当下紧绷的心松了不少。 不过也有人疑心,站出来问:“敢问陛下,陛下派遣去往北大营领军解长安之危之人是何人?此人是否真的能解救长安,之后也能赶来救驾?” 这可是个大问题。 若是永平侯在就好了。 不过永平侯若在此,便是凤凰山上只有两万军,首阳长公主恐怕也没有胆量谋反。 永平侯与卫国公府世子霍荀,堪称大盛年轻一代的武将天骄,大盛有这两位在,可保四海边境几十年太平。 这可不是说笑的。 元景帝抬头看了一眼,只是道:“究竟是何人,等到了人来了,你们便能知晓了,眼下便不必再问了。“ “可是陛下......” “好了,不必再问了,朕自有安排。” “可陛下做了什么安排难不成便不能说吗?还是说陛下根本就没有安排,便是所谓的派人去北大营也都是假的。” “大胆!”有人呵斥了一句,“你在质疑陛下?” 元景帝抬手:“无妨,让他说。” 那人又继续道:“是不是根本就没有人去解救长安,也不会有援军,陛下命我等死守在此,不过只是想保自己性命罢了!” 元景帝笑了一下:“朕是不是贪生怕死,自有后世人评论,便不有劳你了,押下去。” 元景帝话音刚落,便有守在殿外的禁卫军走了进来将人按住,然后押下去。 那官员大概没料到自己不过是多说了几句,便有此结局,当时就懵了好一会儿,被禁卫军押着到大殿门口的时候才大声求饶。 殿里的官员面面相觑,低下头来不敢多言,元景帝站在那里,也只当是没看见。 良久,元景帝这才问:“山下如何了?” 有官员站出来道:“长公主已经命人攻山,平清王与齐王领兵抵御,凤凰山占据地势之优,尚能抵御。” “长公主那边有多少军队?” “约是六万军。” 六万。 众人心头一凉。 凤凰山的守卫不过是两万军,纵然占据地势的优势,可时间长了,却也是个问题。 谢琅道:“诸位请放心,若是对方拖久了,咱们的援军自然就到了,若是他们打算速战速决,我等占据地势,也不是没有赢的可能。” “便是在此处,平清王已经不可信,可咱们还有陛下在,难不成陛下身居帝位久了,诸位忘了陛下之能了,若要论运筹帷幄,指挥作战,陛下也是大才。” 众人闻言,忽然抬眼看着眼前的这位。 元景帝还是皇子的时候,十几岁便已经展现了惊人的才能,他并不输给他姐姐首阳长公主,也不输平清王。 如今双方交战,敌方有长公主,可他们也有陛下在是不是? “景阳侯说的是。”有人松了一口气,“我等倒是忘了此事,有陛下在,这些反贼不足为惧。” “正是。” 。 众人聚在殿中等候山下消息的时候,平清王已经将谢璟打落马背,命人将其捆起来送到元景帝面前问罪。 谢璟当场破口大骂:“你是不是疯了——你得了失心疯不成——你自己不要命了,也不要儿子的命是不是——” “若是今日长公主事败,你的儿子,你的三个儿子都要死!你是不是疯了!是不是疯了!” 若是长公主造反不成,参与其中的谢璟谢琛要死,被囚禁在东宫的太子也要死,便是置身事外的谢珀,甚至平清王自己,估计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大概是失望的时候太多了,平清王如今再看谢璟,已经没有失望的情绪,心头是一片平静和冷然。 听到这些叫骂,他也丝毫无动于衷,只是冷冷地看了他一眼,搁下一句“押下去”,便提着长枪往前走去。 “谢庭——”谢璟简直要气疯,他挣扎着叫喊,“你如今这般做不会是为了谢琅吧?你是为了他吧!” “你为了他连三个儿子都可以放弃不管,当真是可笑,你以为你将他当作儿子,他就会将你当作父亲了?” “我告诉你,那是不可能的!是绝对不可能的!” “他如今在陛下跟前,与陛下父慈子孝,早就忘了你是哪根葱了!你为他做得再多,付出得再多,他也不会领你的情的!” 第943章 霍家军 凤凰山这一仗,从午夜一直打到了天光破晓,山林四周火光冲天,敌军从四面八方围攻。 元景帝只是命人死守,坚持到援军的到来。 彼时,有不少官员坚定地同元景帝站在一起,死守凤凰山,也有人悄悄下山,另投新主,再或是,甚至做起了‘身在曹营心在汉’之事,暗地里开始为长公主做事。 谢琅都将这些人一一记了个清楚,待事后清算。 这一夜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也死了不少人,首阳长公主仍旧下令攻山,要入夜之前将凤凰山攻下来。 待到天光破晓之时,有一支大约一万军的骑军往凤凰山赶来,临近凤凰山附近,骑军便竖起了旗帜。 上面赫然写着一个‘霍’字。 “霍?”首阳长公主得知消息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凝了片刻。 “当真是霍字?霍家军?”首阳长公主觉得脑子有一瞬间的空白,有些不敢置信, “胡说!怎么可能是霍家军!霍家军身在北疆,若无召令不可回长安,再说北疆距离长安多远,便是霍家人得了消息归来,也不可能是现在!” “再说,便是霍家人带万军归来,怎么可能一点消息都没有!” 首阳长公主脸色越来越黑,眼神也越来越冰冷。 若是真的是霍家军,那必然是元景帝早前坐下的安排,或许这霍家军不知在何时已经悄无声息地回到了长安,只等着她出手了。 “领军之人是谁?” “是一个年轻的将领。” “霍荀?” “...斥候隔得远,看得不太清......” “废物!”首阳长公主骂了一句,心中有些烦躁着急,但也很快冷静下来,“本宫不会输的,定然是不可能输的。” “便是长安已经事败又如何,只要本宫拿下凤凰山,一切皆有可能。” “来人,去将程六娘给本宫带上来。” 。 元景帝这边很快了得知了援军到来的消息,得知来人是霍家军,领军的还是霍世子,心头紧绷的那根弦也彻底松了下来。 “原来是霍世子。” “原来陛下早有安排。” “霍世子既然来了,想必长安城已经转危为安了吧。” “定然是,虽说只有万人骑兵,可霍家军神勇之名如雷贯耳,比比皆是以一敌十的悍将,此番凤凰山之危,定然能顺利解决。” “就是就是。” 有人满心欢喜,觉得时来运转,这条小命是能保住了。 有人想起自己做下的事情,当时便冷汗淋淋,心中惶恐,生怕自己做的事情被发现被清算。 齐王同样是背上冒了好几层的冷汗。 其实他也不是没有过一些想法,先前他本想去北大营领军平定长安,再等到首阳长公主攻下凤凰山之时,再来一个平定叛乱将首阳长公主拿下。 到时候,指不定皇位就属于他的了。 所幸去北大营的人不是他,若不然他真的坐下什么事,到时候被清算的就不单单是首阳长公主和太子了,他估计也没什么好下场。 “报——”大殿门口有人来报,然后快步走了进
相关推荐:
白日烟波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镇妖博物馆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深宵(1V1 H)
红豆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恶蛟的新娘(1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