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海棠小说> 反派与男配相互勾引实录 > 第335章

第335章

此,徐解既生气又无奈。 一次泛舟买醉,不小心撞上旁人的船,吓得他急忙请罪。那船主人是个相貌颇具女相的俊秀少年。少年见他郁闷买醉,便随口问了句为何,徐解借着醉意发泄求学时的种种挫折不满,对方对他甚为同情。又道有门路,能帮他引荐给另一位德高望重的名士。 若是清醒时的徐解定然不信。 甚至还会揣测对方别有用心,存了敲诈勒索的念头,但醉酒时的他却信了。 第二日酒醒。 怀中揣着少年给的引荐信。 还是将他引见给宴姓名师――一位他都不敢登门的人物,因为仰慕对方的学生太多太多,徐解深知自己几斤几两,就不上门讨晦气了。但信函在手,若不去试一试,又恐糟蹋了人家的一番好意。 左思右想,徐解本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心情,上门递上拜帖,求见对方。 宴师只是看了信函笔记,便笑着答应下来,还给他在书院安排了一个位置。 徐解听闻,恍恍惚惚。 这事儿―― 就这么成了??? 那名少年又是谁??? 莫非是宴师的宝贝儿子??? 很快,徐解就见到了昨日的泛舟少年,对方姓宁,不姓宴,但跟宴师关系极好,宴师也非常偏爱这个聪慧伶俐的学生。有了少年相助,徐解的求学日子过得也算如鱼得水。偶有歧视,念在少年份上也未为难他。 唯一让徐解遗憾的是,少年明明天资卓越,聪慧过人,却生来不通窍。意味着无法凝聚文心、开辟丹府,只能做个普通人。 他引以为憾,并且直言要帮少年寻觅良医与珍宝,或许能让少年获得文心。 少年却笑道: 522:梁山伯竟是我自己? 退下,让朕来 徐解百思不得其解。 他认识的这位同窗可不是轻易认命之人,有着一颗相当强烈的好胜心,轻易不肯像谁服输,这会儿怎么会说出“认了就好”,这样消磨意志的颓丧之言?直到―― 徐解无意间在一处假山,瞧见少年与另一名个子高许多的文士相拥,笑谈什么。 这亲昵的姿态―― 推说兄弟情谊都勉强啊。 一时过于震惊,徐解泄露了气息被那名陌生文士发现,他只得硬着头皮出来。 转念一想,又觉自己大惊小怪。 当下虽不能说盛行男风,但也见怪不怪――他也曾听闻谁和谁关系极好,只是没亲眼见过罢了。正酝酿着如何开口缓解尴尬,便见少年牵着后者的手上前介绍。 相较于少年的热情,那个被称之为“兴宁”的文士并不热切,甚至看向他的眼神还带着几分不悦。徐解只觉得这��字很耳熟,下一瞬便找到相关记忆,如遭雷劈。 宴师的儿子,似乎就是这个字??? 所以―― 他怔怔看着二人,半晌憋不出半个字――宴师知道自己最得意的门生和最宝贝的儿子勾搭在一起了吗?应该不知道吧? 倘若知道,以宴师性格定要大发雷霆。 少年没看徐解“色彩斑斓”的脸,用徐解未曾听闻的软糯甜腻口吻向那名文士道: 宴安垂眸看着对方。 淡声问: 少年一时卡壳,徐解却微妙地明白短短四字背后的酸味,忙摆手道: 光想想那个画面都起鸡皮疙瘩。 少年怔了怔。 瞧瞧宴安再看看窘迫的徐解。 羞恼咬牙,抬手给宴安胸口两拳。 这么干还不解气,又给他足尖两脚,低声威胁: 徐解惊呆了。 合着这俩人的事情经过宴师默许? 徐解那天恍恍惚惚回了屋,迷迷瞪瞪睡了觉,然后第二天收到一张来自少年的游湖请柬。他迟疑着要不要赴约――倒不是说得知少年与宴安关系非常而刻意疏远,而是宴安这人看着就不太好惹,担心被对方穿小鞋。但到了约定时辰,徐解还是如约前去。 结果,少年没瞧见,倒是瞧见一名身着藕色女裳的娘子,梳着时下最流行的发髻,以时令鲜花点缀。这些花开得虽艳,却不敌少女眼波流转间的万分之一颜色。 最最关键的是――这名少女的面庞,竟与他认识的宁师兄一模一样!!! 徐解站在甲板上,石化。 那小娘子娇笑着冲他招手。 在她背后,还有一抹翠青袍衫。 正是此前见过一面的宴安。 他道: 少女扬眉反问: 宴安有求生欲: 少女捻着帕子掩笑,但那双因笑意而弯成月牙的眸子出卖了她的真实心情。 徐解: 他全程状态就是―― 我是谁? 我在哪儿? 我在干什么? 艰难消化这个大瓜,他才反应过来,原来不是宁师兄而是宁师姐。他居然看到现实版女扮男装入书院求学的话本桥段。 看过言灵话本《梁祝》的他,磕到了。 与《梁祝》不同的是,宴安与宁师姐之间并无“朱门对朱门、竹门对竹门”的阶级差异。二人门当户对,又是少年相识,两家早有婚约。不过,宁师姐不想过早成婚,也不想被拘束在狭窄后院,一年四季看着一成不变的天空,纠缠着想要出门求学历练。 宴师得知此事,便主动安排未来儿媳女扮男装,在自己门下学习。有他照看着也能省很多麻烦。但真正教学才发现,这位女郎聪慧得很,奈何受限女儿身…… 倘若是个男儿,或有一番作为。 徐解默默听完这段故事,忍不住神游天外。以人设家庭来说,宴兴宁更似马文才,那谁是梁山伯?想一圈,表情微僵。 额……梁山伯竟是他自己吗??? 似乎能理解宴安昨日的敌意了。 _(:з)∠?)_ 徐解也不是墨守成规、迂腐不化的人,他学文也经商,作为徐氏宗子,早早跟着学习接管家业,什么三教九流的人没见过?宁师姐举止虽“离经叛道”,但对他而言却不是无法接受的事。至于男女大防?他以真心与对方结交,若因男女之故疏远,未免狭隘。 至此,也明白对方为何会认命。 女子之身啊…… 如何不认命呢? 徐解为她唏嘘遗憾。 他在宴师门下求学两年便离开了,不久还收到二人成婚请柬,只是他那会儿在十乌走商,未能及时赶回赴约。之后,世道愈乱。辛国动荡不安,庚国虎视眈眈。 两国交战,战火连连。 再想联系二人,书信石沉大海。 再见面,竟是如今。 徐解看着她如今的模样,甚是唏嘘,忍不住有些埋怨宴安。但,一问及宴安之死,这点儿小情绪又烟消云散。这桩事情,谁也怨不得。最有资格埋怨的人―― 她不怨:“吾与兴宁道义相同。若为天下苍生故,轻身可抛,无怨无悔……” 既是她所爱之人,也是她至交! 而徐解此前曾担心的十乌和北漠,危机也解除了。她道:“兴宁布局已毕,至少五年内,两处国境屏障尚能苟延残喘……” 至于过了这几年会如何? 那已经不是宴安力所能及了。 徐解闻言大为震撼。 “那郑乔当真将他给――” 徐解是见过郑乔的,彼时对方还不是什么国主,也没什么暴戾恶名,甚至算得上有些“软弱可欺”。因为他的质子身份,时常受到其他勋贵世家出身的学子刁难。 见过,但不了解。 以郑乔这些年的举止来看,对方或许在少时就怀恨在心,什么软弱可欺都不过是自保的伪装。但,宴安可没有欺辱过他,还待他跟亲兄弟一样好,结果却落得个死无全尸的下场――徐解余光瞥见那名跟少年郑乔极其相似的少年,嘴角微微一抽。 闹不懂宁师姐什么打算。 看着一张杀夫仇人的脸,不生气吗? 少年:“……” 523:我出仕于你,如何? 退下,让朕来 “兴宁肉身虽陨,但他一直活在我心中。只要还活着一日,便记着他一日……”女人说这话的时候,眸光流淌出来的无声哀伤,连徐解这般看惯世事无常的人也动容。 叹只能叹这个世道――没有郑乔作祟,以宴安的心性也会走上同样的路。 这似乎是个无解的悲剧。 唉―― 他又想到当年看的《梁祝》了,没想到门当户对、堪称天作之合的“马文才”和“祝英台”也不得善果。他还不知,这种堵心又难过的情绪,名为“我的CP它BE了”。 “宁师姐若不嫌弃,放心在浮姑住下来,让师弟来照顾你们母女。想来宴君九泉之下,也见不得你这般憔悴辛苦。”徐解旁的没有,钱多粮多房多地多,如今也有能力报答宁师姐当年的知遇、举荐之恩。某种程度上来说,没有她也不会有今日的徐文注。 “如此,便叨扰师弟了。” 这本就是女人转道的目的。 她不是不信任兴宁为她们母女安排的后路,他的安排已经尽可能周全,但那是宴安结交的人情,而她毕竟只是遗孀,这份人情隔着一层。人心难测、人走茶凉。 起初,人家可能会尽心尽力照顾她们孤儿寡母,但时间一长呢?迟早有一天会厌烦,甚至视他们为累赘。她不想女儿过早体会寄人篱下的苦,倒不如另寻他路。 徐文注为人仗义,自己又有恩于他,彼此也算知根知底,在他这里谋��生路……或许不能给女儿大富大贵,但至少不是寄人篱下。思及此,她心中落下了负担。 谁知,此时―― 一侧的少年瞠目看着。 小声道:“这、这也不太好吧?” 宴兴宁此刻尸骨未寒呢。 徐解和女人都看向他,前者更是不悦地拧起了眉头:“什么不好?哪里不好?” 少年抿着唇不敢说。 他是底层庶民,而徐解是文心文士,又是徐氏大家主,那气势哪里是他扛得住的?一个眼神对视,他就怂了。女人回想一番方才对话,浅笑道:“你误解了。” 徐解这边卡壳了一瞬,瞬间反应过来,羞恼道:“你这小子是想讨打吗?” 说完,又问女人:“宁师姐为何带着他?他这张脸看着不会、不会难受?” 少年才知自己闹了乌龙。 又听徐解拿脸说事儿,气恼道:“我这张脸怎么了?生得歪瓜裂枣吓到人了?” 亲爹娘给的资本,轮得到外人指指点点?跟郑乔撞脸是他想的?好蛮横无理! 女人道:“他是救命恩人。” 若无少年仗义相助,她和女儿……此刻或许已经在黄泉路跟兴宁一块儿团圆了。 徐解哑然。 万万没想到是这个答案。 他命人整理出干净的客舍安顿三人,连夜送去适合守孝的衣裳吃食。担心照顾不周到,又另送白银黄金各百两,以及零碎的铜钱碎银,方便三人采购所需物资。 少年咋舌:“这么大方啊?” 虽说宴安留下的资产足够三人舒舒服服活很久,但钱这种东西,谁会嫌多? 女人也没有推辞,全部收了下来。她很清楚,现在不是矜持的时候,孩子日后教育所需笔墨开销还大着呢。若为了面皮薄而让女儿节衣缩食吃苦,她哪里舍得呢? 还有―― 少年的教育也要尽快抓起来。尽管他祖上是干屠夫的,有谋生手艺,但多一个技能多一条活路,也算自己夫妇对他报恩了。 女人说了打算,少年听得一愣一愣。 “啊……我去学……” “莫不是嫌弃女夫子,授课不行?” “没有、没有、绝对没有!”少年急忙摆手,连带着摇头否认三连。事实上,对于底层出身的他而言,任何一个知识分子都是可望不可即、需要虔诚尊重的存在。 对方还说教自己…… 那可是美事儿! 女人疲倦道:“明儿出去采购一些笔墨,熟悉熟悉浮姑城,我还得想想法子……” 总靠着徐文注接济也不是个办法。 她与徐师弟问心无愧,但坊间俗话说得好――寡妇门前是非多。纵使二人君子之交、同门情谊,搁在外人看来却不是如此。 自己还是要寻个谋生的出路才行。 女人担忧也不无道理。 徐解收留一对母女,又是送钱送粮送房子的事儿,隔天就传到后院夫人那边。 他刚应付完糟心事儿,紧跟着便听到夫人来给他送羹汤了,忙放下手上的事情。 “夫人今儿怎么来了?” “不是念着你办事儿辛苦,来给你送点羹汤滋补一下?”夫人打开食盒端出瓷碗。 “还是夫人懂我。” 徐解不疑有他,正巧这会儿也有些饿,埋头嗦汤,第一口下去就发现不对劲。 他夫人的手艺和庖子的手艺…… 还是分得出来的。 每逢这种时候,他就知道对方有事儿找自己。于是慢条斯理喝完,擦嘴,坐等夫人开口。果不其然,她一边收拾瓷碗一边问:“听人说你昨儿收留了一对母女?” 徐解挑眉,但还是解释:“是同门师姐,少时有恩于我。此刻来投奔,自然要好好安顿人家。想来是有人跟你说了什么难听话?不要相信那些嘴碎的东西……” “同门师姐?未曾听你提及。” “整天将有夫之妇挂嘴边也不合适。”他没事儿跟妻子谈论已经嫁为人妇的师姐作甚?他知道夫人在担心什么,便道,“宁师姐与旁人不同,心气高、脾气傲,那些脏耳朵的流言蜚语处理好了,别传到她耳朵。若她一气之下带人走了,我不是成了忘恩负义?” 夫人面色尴尬。 “这不是担心郎主名声……” 此前未曾发生这样的事情。 徐解刚接掌徐氏的时候,一年到头又大半时间在外经营生意,夫人也不可能跟着他一起。他在外头碰见什么人,遇见什么事,自己一概不知。行商的,在外耐不住寂寞寻花问柳是常事,她一直担心徐解哪天给自己带回来个妹妹或者尚在襁褓的孩子…… 庆幸从未发生,十天半个月还能收到一封报平安的家书,让她吃了定心丸。 婚前曾担心的妾室也没影儿。 一晃多年都习惯了。 乍一听这事儿,再加上那些添油加醋的描绘,无异于闷头一棒。她想来旁敲侧击一下那对母女的身份,却没想到徐解连隐瞒的意思都没有,坦荡得她无言以对。 窘迫:“如、如此,确实要好好照顾。” 徐解低头打开文书:“嗯。” 刚清闲没一炷香时间,下人通传说宁师姐求见,他立马放下手上工作。 “师姐昨晚睡得可还安稳?” “文注安排妥当,甚好。”女人也不废话,单刀直入,“方才过来,瞧见治所官吏行色匆忙,似是缺人缺得紧?” 徐解还未意识到女人的来意。 只是点头应答:“确实很缺,这也是上一任沈君留下的问题了,只是沈君帐下人才济济,一人能顶十人用,治所运转很顺利,搁到师弟这里,多少有些捉襟见肘……” 他想在天海那边招募点人。 但―― 一想到糟心事,不由得露出愁色。 河尹郡在沈棠两年治理下,连着两年丰收,庶民家中储量充沛,目前也算是一块肥肉。既然是肥肉,谁都想咬一口。河尹目前的田地,名义上都是公家的,租赁给谁都行。沈棠还给他留下矿脉和遗弃的工坊…… 稍微拾掇拾掇就能重启那种。 主公吴贤有些心动。 天海其他人也很心动。 唯独徐解觉得是烫手山芋。 这几日,不断有人来走动关系,打着两家交情的牌,希望徐解能开一道口子,让他们能顺利介入河尹。但徐解深知,一旦打开这道口子,后果不堪设想…… 至少,不是沈君想看到的。 紧跟着,师姐的声音清晰传入耳畔:“既然缺,那不妨我出仕于你,如何?” 徐解:“……” 晴天霹雳!!! 524:出谋划策与红袖添香 退下,让朕来 徐解怔怔看着宁燕。 宁燕眸光坚定看着徐解。 两人静默了半晌,直到徐解开口打破沉默,他声音涩然,带着诧异震惊、不可思议:“宁师姐,你方才说、说要出仕于我?”他想破脑袋也没想到宁燕会走这步棋。 相较于徐解的失态,宁燕的反应就从容许多,她淡声地道:“文注并未听错,我确有这打算。我知道这是个令人为难的请求,但长久受你照拂却不是我想要的。” 徐解急忙出声:“宁师姐,你……” 宁燕知道他想要说什么。 “我知道文注仗义,但‘情分’是世上最经不起消磨的。”宁燕经过一晚上好好休息,精气神比昨日好上不少,只是这阵子消瘦太多,两颊略有些凹陷,如此憔悴也不掩她眼底的坚定,“并非是不信任文注,恰恰是太信任了,所以更希望能凭本事谋得立锥之地。” 她不能让女儿有任何寄人篱下之感。 兴宁不在,她要扛起二人的希望。 宁燕道:“我虽是个普通女子,一无文心二没武胆,但文书谋划的活儿能胜任!” 徐解动了动唇。 想劝说宁燕改变主意又不知从何处说起。他深知这位宁师姐脾

相关推荐: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篮坛大亨   树深时见鹿   旺夫   蝴蝶解碼-校園H   猛兽博物馆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万古神尊   淫魔神(陨落神)   鉴宝狂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