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中国人几千年的历史、社会和个体。” “比如,《易传·系辞下》中说,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意思就是,写《周易》的人,大概有很强的忧患感和危机感吧。” “除了这句外,当中的另一句更直接:‘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 “意思是:孔子说‘有危机的,都是表面上安安稳稳的人;要灭亡的,都是自以为能长长久久的君主;有动乱的,都是自以为治理很好的国家。’核心意思就是在说,不要因为今天的安稳,就忽略了潜在的危机。” “这是古人从《周易》里看出来的‘忧患意识’。从周易的内容来看,体现‘居安思危’这一思想的卦象也比比皆是。” “比如,第三十七家人卦九三,也就是第三阳爻的爻辞是:家人嗃嗃,悔厉,吉;妇人嘻嘻,终吝。意思是,如果一家人都比较肃穆严面,紧张兮兮,随时准备应对变故,最终都能逢凶化吉;如果老婆孩子都嘻嘻哈哈,精神松弛,则很可能大祸临头。” “当然,这句话放现在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但放在商周时期理解起来就很容易。商周时候,人类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一只野兽、一场感冒、一个突然冒出来的野人,都很有可能让全家遭殃。所以,那时候的一个家庭想要平平安安生存下来,就必须得整日‘嗃嗃’。” “第三十五晋卦初九,也就是第一阳爻的爻辞是:众允,悔亡。意思是,众人越是满意,你就越是危险。这句话搁今天,就叫捧杀。” 说到这里,张培顿了顿,方继续说道:“王元鹅当时哈哈大笑着在说这一爻辞,我当时不以为意。现在想想,这一爻辞极有可能让他想到了自身处境,令他心有戚戚。” 马弘文听到这里,颇为触动,一时之间竟忘了出言中止张培的长篇大论。 “诸子百家对‘居安思危’这一思维、思想的传承,更加随处可见。” 张培丝毫没有言归正传的自觉,继续说道: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强调的就是治理大国,一定要像小火炖鱼一样,不紧不慢,小心翼翼;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孙子说,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佛家说,世间空苦,诸行无常;还有墨子的亡国七兆和韩非子的《亡征》,无不体现了‘居安思危’的思想。” “到了现在,国人注重存款,在乎房产,关注养老,就是‘居安思危’这一思想融入国人血脉,融入日常的具体体现。” “从揭示的宇宙、世界、社会运行的规律来看,《周易》表达的宇宙观的核心就是俩字:变化。也就是说,在《周易》看来,世界唯一不变的规律就是‘变化’。并且,《周易》认为的‘变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 “比如,《周易》的首卦,乾卦,从下到上,由六根阳爻组成,前五爻的爻辞,描绘的都是一个不断上升变化的过程,到了第六爻——亢龙有悔,反而比不上第五爻——飞龙在天。” “在‘降龙十八掌’里,亢龙有悔是很厉害的一招,阿朱受伤后,萧峰就是用这一招逼退了少林几大高手。但在《周易》里,亢龙有悔是指已经盛极一时,再继续的变化,就只能变坏,而不能继续上升,是衰落的征兆。” ===第71章 案中案(37)=== 亢龙有悔之后,最好的变化是盛极而衰,跌至谷底后,再从第一爻‘潜龙,勿用’开始。最坏的变化,则是盛极而亡,再无恢复的可能。” “盛极而衰之后,开始新一轮的上升变化。如此反复,周而复始,是为‘周易’。也只有这样的‘变化’,才能无穷无尽,成为世界唯一不变的规律。” “再比如,六十四卦中的泰卦和否卦。泰卦是吉卦,表示只有小忧,没有大灾。否卦是凶卦,表示有小人作祟,处境凶险。” “问题在于,泰卦的卦象是上坤下乾,也就是乾坤颠倒,地在上天在下,这表示的肯定就是不正常的意思。否卦的卦象恰好相反,上乾下坤,天在上地在下,一切正常。” “泰卦是吉卦,卦象却是不正常;否卦是凶卦,卦象却是正常。这是因为,在《周易》看来,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不正常之后,就会变得正常。所以,不正常的卦象就预示着马上就要变得正常,这才是吉卦。反之,则为凶卦。” “无论是‘盛极而衰’,还是‘否极泰来’,体现的都是《周易》‘变化’的宇宙观,并且是矛盾
相关推荐:
红豆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弟弟宠物
NTR场合_御宅屋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过激行为(H)
篮坛大亨
我的傻白甜老婆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