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脸色大变,尚来不及阻拦,就听那人说道:“是。” 别说满朝大臣,就连皇室宗亲那边也都是纷纷变色。 英老王爷急声道:“什么私军?” 那人摇摇头:“我也不太清楚,只听主子说那支私军恐有十余万人,这些年一直被秘密豢养在暗处,交由刘童恩管辖。” “这件事情安帝瞒着所有人,就连陆家的人也不知情,主子也是这次跟刘童恩他们合作才发现此事,当时也是震惊至极。” 殿中之人都是倒吸口冷气。 十余万人? 这么大一支军队,安帝居然一直瞒着其他人?!他是怎么做到的?! 安帝万没想到此事会被捅了出来,他先还惊慌觉得最大的底牌漏了出来,可逐渐就镇定下来,脸上反而多了一丝有恃无恐。 萧厌留意到他模样,突然笑了声:“怎么,陛下是觉得有那支私军在手,就没人奈何得了你?” 第684章 安帝没想到萧厌会突然点他,只他抬头时多了几分底气。 “萧厌,你既然已经知道此事,就该明白你今日拿下京城也毫无用处,朕的人不会顺服于你,一旦朕出事,皇位动摇,他们会不顾一切替朕报仇,届时京中这些驻军根本抵挡不了。” 他说话间放低了姿态,透着几分服软说道: “朕与你君臣多年,当初也对你多有提携,昨日之事朕是有糊涂,但也是被太后撺掇蒙骗,以为她只是想要拿着宋棠宁要挟于你,好能逼你与太子退让还朕朝权让朝堂清明,却没想到太后竟是想要拉着你们同归于尽。” “朕承认知晓太子身亡,猜到太后心意之后,朕是想要顺水推舟将事情闹大借此拿捏于你,但朕绝无谋害你性命之心,朕不知你对朕的误会从何而来,也不知你为何要寻来这些人诬陷朕。” “但朕是大魏天子,亦心系天下子民,想来定国公和诸位大人也不想看到朕出事后,南地战事未平,北陵虎视眈眈之时,其他地方再起战火让得大魏腹背受敌风雨飘摇吧?” “你!” 之前怒骂安帝昏君的那老臣顿时大怒,什么误会,什么不知太后所为,明眼人谁看不出来安帝分明是在砌词狡辩。 他丝毫不提行刺文信侯他们的事情,也不提与陆九安、平山王勾结,只将一切都推到太后身上,后又言语满是嘲讽,他分明是在拿那十余万私军要挟他们,他这个皇帝不好,整个大魏谁都别好! “昏君!!” “无耻!!!” 一些忠耿之人已然骂出声,就连梁广义他们这些本不想让萧厌得势的世家朝臣,还有那些曾经忠心于安帝的朝臣,此时也是脸色难看。 谁也不想在位之人是个毫无底线的疯子! 有谩骂者,有鄙夷之人,也有人心惶惶的,倒是曹德江神色平静的看着颇为得意洋洋的安帝突然出声。 “老臣今日才算是明白,当年太祖皇帝考校诸皇子皇孙之后,为何会说出朕之江山惟太子昭可继,其他子孙皆属庸人的话来。” “同样受教于宫中,同样是太祖血脉,可陛下不止没有半点先太子仁厚英明,甚至还愚不可及。” “曹德江!!” 安帝猛地怒视曹德江,脸上浮出扭曲之色。 太子昭!! 谢天昭!! 这个名字已经很多年无人敢在他面前提及,更无人敢将其与安帝名讳放在一起,当年谢天昭谋逆之后,宫中就抹去了他的一切,与他有关之人尽皆惨死,可曹德江这番满是嘲讽的话,让安帝猛地就想起年少时,那个如昭昭日月将他和其他皇子皇孙压得难以抬头,黯淡无光的太子。 明明皇祖父有那么多儿孙,可他却独独看重谢天昭一人,就连父皇也入不得皇祖父的眼,那一句其他皆属庸人,让所有人都笼罩在那个名叫谢天昭的阴影里,恨不得能将他扒皮拆骨吞吃下腹! 曹德江对上安帝满是怒意的眼睛冷声说道:“陛下以为定国公既知你与逆贼叛军勾结,还敢在这里提及你那私军将之告知天下是因为什么?给已经走投无路的陛下,送让你用以要挟朝臣的筹码?” 安帝脸上怒气一滞,神色陡然僵硬,他缓缓转头看向高台之上的萧厌时,就触及他那如之前一般冷淡平静却莫名讥讽的眼神。 萧厌说道:“数月之前,我与钱尚书为调查漕粮贪污一案清查户部旧账时,发现陛下登基之后,在钱尚书接管户部之前,宫中每年都会从会户部调走一大笔银钱,说是用以各地桥梁、堤坝维修所用,但是账面却是十分混乱。” “钱尚书怕是有人伙同户部内贼贪污,污蔑陛下圣名,便将其告诉我想要让枢密院暗中帮忙调查此事,谁想查探之后那银子从户部出去后就以各种缘由不翼而飞。” “后来荣江一事爆发,牵扯出二十年前赈灾旧案,我在调查陆家之时审问过陆家众人,发现当年陆家虽祸乱歙州等地官场,与匪勾结谋害先太子和贺家,但当年那笔送往南地赈灾的钱粮却是一分未取。” “林林总总足足数百万白银,既没入陆家私库,也未曾流通于市面,那些官银若无路子根本难以消耗,我生了怀疑就命人暗中去查,怎料这一查就查到了谢天永身上。” 萧厌笑了声,看着脸色煞白的安帝:“谢天永当年和陆家勾结陷害先太子,凿沉运粮官船,却早已经暗中调换私吞了那笔赈灾钱粮。” “陆家只以为他想要好处,为与他示好未曾跟他相争,却不想谢天永胆大包天,一面与陆家合谋,一面又暗中派人搅乱歙州三地赈灾之事,以匪患、暴乱延缓灾情,暗中强掳诱哄灾民筹建私军,再借灾情夸大死亡人数遮掩。” “他上位之后,逢灾难之年,哪怕朝廷赈灾及时也会因各种缘由死人无数,轻则数千,重则上万,隔三岔五还会有些偏远村落、临海之地遭贼匪海寇洗劫屠戮,死个三五百、千余人不在话下,而他却在短短五、六年内便将私军从最初两万人扩充到了近十万人。” 萧厌微侧着头看着安帝:“强掳百姓以充私军,咱们这位陛下也是开了历朝历代的先河了。” 安帝脸色难看到了极致。 满殿的朝臣也是从最初的震惊,到后来的难以置信,再到一言难尽之后诡异的沉默。 安帝强忍着心慌沉声道:“不管如何,他们只效忠朕……” “是吗?陛下有多久没收到从尧昌送来的信件了?”萧厌看他。 安帝脸色一变。 尧昌…… 他怎么可能知道尧昌?! 萧厌嗤了声:“拿着你养了十几年连刀都未必拿得起来的酒囊饭袋,就想要挟于我?” 安帝踉跄退了半步,脸上再无半点刚才自信:“不可能,你怎么可知道尧昌,你怎么可能知道……” “从你上次命人给户部送粮开始,就已经露了痕迹。” “送粮……” 安帝神色恍惚了一瞬,猛地看向钱宝坤:“是你!!” 他脑子里闪过荣江事后发生的那些,想起钱宝坤入宫哭诉户部没钱,想起南地抚恤和那些突如其来的暴乱,他又看向萧厌神色狰狞: “你一早就跟钱宝坤设局,为的就是想要逼朕动用那些人,想要查探他们下落?!” 萧厌扬唇:“不然你以为中秋宫宴之后,你为什么能够活命?” 第685章 “你!” 安帝先是怒目而视,随即脸上一点点苍白。 血色消退时,那凭借私军升起的底气和笃定也摇摇欲坠。 他猛地反应过来刚才曹德江那话是什么意思,萧厌他们既然早就拿下了这几人撬开了他们的口,那就定然是知道私军的事,可萧厌毫不犹豫将人带到朝堂之上当众将这事情抖露出来。 这意味着什么? 安帝身形颤了下,抬头看着萧厌似笑非笑的目光,整个人如坠寒窟。 有武将急声开口:“定国公,你方才所言,可是那些私军……” 萧厌:“罗将军放心,文信侯和尹老将军已分派大军前往尧昌,刘童恩被困京城无人领兵,先前鹿城和陇康外也消耗他们三万余精锐,我的人审问过抓捕回来的领将之人,知留守尧昌的人中无擅长带兵之人,拦不住文信侯他们。” 那武将顿时面露欣喜,旁边原本紧提着心的那些朝臣也都是松了口气。 “太好了。” 有人放松时说了一句,话出口后就反应过来这话有些不合时宜。 安帝暗藏私军妄图以江山社稷要挟想要抹去之前事情的确无耻,可萧厌目前也是“逆贼”,文信侯他们擅自调兵更算不上什么忠臣,这可实在当不起一句“太好了”。 那人神色讪讪连忙闭嘴,快速躲进人群里。 曹德江沉声开口:“定国公,你与陛下之间私仇先且不说,但是你方才说陛下那私军是以难民为底,掳掠百姓充作军数,且以当年赈灾粮款私吞多年国库银钱养兵可有证据?” 萧厌说道:“自然是有的,钱尚书。” 钱宝坤淡定上前,从袖子里掏出两本册子,递给了曹德江: “这两个其中一个是户部多年取用银钱明细,里面有陛下借口调用金银数量,与修缮各地工事实际花销,另外一个是各地府衙统筹陛下登基之后逢灾难之年死伤人口,以及无端被匪类屠杀死伤殆尽的村落,和近十年内偏远之地走失人口的案子。” 曹德江接过之后翻看起来,越看脸色越沉。 半晌,他将册子递给梁广义:“梁太师和诸位王爷、大人们也都看看吧。” 梁广义觉得这册子烫手,却不得不接过,等看完之后将册子交给惠王他们时便眼睛轻闭了闭,他知道,安帝完了。 果然,等那两册东西在几位王爷以及朝中重臣手里走了一圈后,就有人咬牙冷笑说道: “短短十年,逢大小灾害便死伤无数,统计上报朝廷不足其中十一,朝廷在各地皆有驻军,可每年都有村落被屠,走失的还全都是青壮年和男丁,这么大的事情,京中却从未听到过半点消息!” 刑部何尚书脸色难看:“我任职刑部这几年,未曾接过各州府走失人口的案子,贼匪屠村之事更是没有。” 大理寺的少卿也是咬牙:“大理寺也未曾接过任何线报。” 此言一出,其他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除了安帝这个皇帝,谁有本事瞒下这么大的事情,谁又有本事能不惊动其他人压下各地官府上报的折子,甚至于让州府县衙的人“闭嘴”? 曹德江扭头:“陛下有何解释?” 安帝张了张嘴,想说这些东西都是萧厌伪造,想说是萧厌勾结户部和各地州府栽赃陷害,说那些事情与他无关,可想起片刻前他一口承认他手中有私军的事情,此时再说这些只会惹人笑话。 安帝沙哑:“朕只将此事交给刘童恩,不知他用何手段……” 殿中众人闻言都是目露鄙夷。 钱宝坤冷嘲:“谁不知道刘童恩是陛下亲信,无你旨意,他怎敢做这等事情?” 曹德江也是寒声说道:“当年能从陆家手中私吞赈灾粮款的只有陛下,这些年以国库银钱豢养私军的也是您,陛下身为国君,当该清楚大魏子民皆有籍出,各地州府人口有数。” “若只是几千人也就罢了,可足足十余万人,如果不是陛下授意让刘童恩所为,那陛下这么多年不曾过问不知详情那就是昏庸无能!” 曹德江一句话堵了安帝所有的辩解之词。 曹德江冷声道:“为君者犹盂也,民犹水也。盂方水方,盂圆水圆,君者上行而下效,天下皆以君行为表率,陛下不知勤政爱民,其身不正,行事荒诞卑劣,不择手段,如此之人怎配为君?!” 宗室那些人脸色都一变。 惠老王爷见安帝脸色惨白今日怕是难逃此劫,而且萧厌当朝“审问”安帝,显然是也不打算让他继续坐这个皇位。 惠老王爷直接上前两步急怒道:“谢天永,你简直就是个昏君,你身为皇帝怎能如此行事,将天下臣民当成你耍弄手段的棋子,你对得起谢家列祖列宗,对得起太祖皇帝和先帝吗?” 英王见状也是沉声道:“谢天永谋害太子,弑杀生母,不顾南地战事危险行刺领兵武将,枉顾十数万将士性命,这等德行有亏心思阴暗之人,实不配再坐这皇位。” 他抬头看向萧厌时神色格外真诚: “多亏定国公睿智勇武,才能识破谢天永诡计,还请定国公替朝廷替谢家,除昏君,清朝堂,另择明君辅佐上位,本王与其他宗室皇亲还有朝中大人,定会与定国公一心,辅佐新君保我大魏江山稳固。” “英王!!” 安帝满脸震惊看向英王等人。 梁广义他们也没想到率先提出废帝的居然是宗室之人,可只转瞬片刻就明白英王他们的用意。 安帝是肯定当不了这皇帝了,别说他做的这些事情今日之后定会遭天下人唾弃,根本坐不稳这皇位,就说如今萧厌在朝,京中尽在他手,文信侯和尹豹二人显然也已经投奔萧厌。 兵权,朝权,全在萧厌手中,有他一日就断不可能再让安帝上位,可如若让萧厌提出废帝,那皇位归属便难以预料,倒不如宗室主动提出此事,还能保住谢家血脉来坐这皇位。 冯秋荔像是极为赞同此事,直接开口:“英王说的是,我等赞同废帝,由定国公为主从宗室之中另择仁厚英慧之人为帝。” 其他世家朝臣在冯秋荔开口之后也都是反应过来,连忙附和。 “我也赞同!” “我等附议!” “宗室之中不乏聪慧之人,还请定国公废安帝,则选一人上位。” 第686章 “你!你们……” 安帝惨白着脸看着往日匍匐在他脚下之人,看着他们异口同声的喊着废帝扶持新君,他嘶声道:“朕是皇帝,朕是天子,你们怎能跟这逆贼一起忤逆废朕!!” “如你这般昏庸残暴之人,也配为君?” 英老王爷直接啐了一声,毫不客气:“太祖皇帝打下不世基业创立我大魏是何等英明,怎能让大魏毁在你这等无德卑劣之人的手上,定国公为国除害是天大的义举,何曾谋逆?” 说完他抬头看着萧厌:“定国公,我等也是被谢天永蒙蔽才会误会定国公往日所为,如今既已查明,我等自然会助定国公除昏君清朝堂。” “宗室之中有不少年轻子弟都温厚仁善,也有几位郡王、皇子颇为聪颖,定国公慧眼如炬,又如当年贺家一般忠耿勇武,定能从这些人中选一明君继承太祖基业。” 惠王也是急声道:“英王说得对,宗室之中那些人由定国公挑选,定能选出最适合皇位之人。” 其他人开口时也是纷纷附和,一副只要这皇位是谢家人继承,从宗室之中挑选,其他一切都由萧厌说了算,就连世家那些往日与萧厌作对的朝臣,面对宗室皇亲说的这些也丝毫没有反驳。 萧厌笑了声:“诸位说的有些道理,这江山皇位若由旁人继承,的确难以稳固朝堂、镇压各地藩王,只是谢天永昏庸无能残害忠臣,且倒行逆施祸乱江山,他之皇嗣不配登基。” 英老王爷眼中瞬间一亮:“那就不从皇子里面选,太祖当年膝下留有诸王,只要是宗室子弟都是正统。” 萧厌看着他:“所以王爷的意思是,凡太祖血脉都可为新帝?” 英老王爷总觉得萧厌这话有些奇怪,却也没有多想。 如今皇室大势已去,萧厌又大权在握,他只盼着将皇位留在谢家人手中就已经很好了,至于宗室之中谁人来坐都好。 英老王爷点头:“是!” “那诸位呢?”萧厌看向其他人:“也和英老王爷一样?” 其他人自然纷纷说是。 萧厌看向梁广义:“梁太师?” 梁广义从今日早朝开始就显得格外的沉默,无论是质问安帝或是刚才他都未曾说话,此时面对萧厌问话,他定定看了萧厌片刻才开口:“老臣与其他人一样,愿扶皇室正统。” 萧厌挑眉看他,那句“老臣”让他低笑出声。 “既然诸位意见一致,那便就如诸位所言。” 不等下方宗室朝臣露出笑容,众人就看到原本站在高台之上的萧厌直接旋身走到龙椅面前,长袍一撩就直接坐在了龙椅之上,凛贵黑眸望着下方:“这皇位,我便笑纳了。” 众人纷纷呆住。 安帝站在殿中突然就哈哈大笑了起来:“一群蠢货,你们以为将朕推出去就能安抚这逆贼?” “他今日带人逼宫害朕,早就有不臣之心,他怎么可能把到手的皇位让给你们,你们居然还想着拿朕的命去换他放手,简直就是可笑至极,萧厌从头到尾就是在戏耍你们,哈哈哈哈哈……” 众人都是脸色难看起来,英老王爷怒道:“萧厌,你耍我们?” 冯秋荔也是沉声道:“定国公,你若当真觊觎皇位,又何必这般惺惺作态戏弄我等!” 萧厌似笑非笑:“我何时戏耍你们?不是你们说的,凡太祖血脉皆是正统,都能成为新帝?” 惠王怒气盈眼:“是我们说的又如何,你该不会说你们贺家也是太祖血脉?!” 萧厌:“贺家自然不是,但我又不姓贺。” 惠王愣住。 萧厌淡道:“十四年前,东宫大火,贺家三房嫡子贺砚因留于东宫伴驾死于大火之中,早已亡故,当时宫中混乱,东宫逃出一子,被侧妃薛氏所救隐匿于暗中,后得萧氏收留。” “你……”惠王脸皮一颤。 英老王爷他们也都是瞪大了眼。 当年东宫之中那般年岁的只有两人,如果死的是贺家的儿子,那逃出去的…… 萧厌:“我本名谢宸安,乃先太子谢天昭之子,诸位既言凡太祖血脉皆能为新帝,那这皇位,我便要了。” “你你你……”英老王爷指着萧厌,满是震惊。 安帝更是神色惨白望着上首龙椅上的人,直接怒骂出声:“不可能!!你怎么可能是谢宸安?谢宸安早就死在了那场宫变里,朕亲眼看到了他的尸体,他怎么可能还活着!” 冯秋荔也是沉着脸斥道:“定国公,你想要这皇位直说就是,眼下宫里宫外都是你的人,没人能够奈何得了你,可是你冒充戾太子之子想以正统自居未免太过无耻。” 惠王也是骂道:“谢宸安早就死了,你冒充一个死人混淆皇族血脉,简直卑鄙!” 萧厌面对众人呵斥怒骂丝毫不恼,只是神色平静:“你们都说谢宸安死了,那可有人亲眼看到他葬身火海?当年东宫大火之后搜出尸骨,我与贺家子都在其中,你们愿意相信贺家子逃出生天,换成是谢宸安便不可能?” “你!你强词夺理!”惠王语塞。 萧厌单手支颐:“我若真想强词夺理,直接杀了你们抢了这皇位又能如何?” 惠王急声道:“可你不可能是谢宸安,我们都见过他的模样……” “他的确是谢宸安。” 曹德江突然开口,让惠王等人侧目。 曹德江说道:“当年先太子谋逆那日老夫和荣太傅皆在宫中,荣太傅与太皇太后一起为太子之事跟先帝争执,老夫却是暗中去了东宫一趟,意外撞见东宫内侍总管徐裕,也从他口中得东宫尚有活口,薛侧妃带着皇长孙逃离。” “那日宫中血洗,老夫得知薛侧妃以身诱敌身死之后,皇长孙却下落不明,因感念入朝之时曾得先太子提携,又受荣太傅所托,便寻了两具尸体扔入火场之中冒充徐裕和皇长孙,借此遮掩皇长孙行迹。” “当日行事匆忙曾留痕迹,幸得先帝身旁冯内侍帮忙扫清后患,才能瞒过宫中让所有人以为东宫
相关推荐:
进击的后浪
流氓修仙之御女手记
将军男后(修改版)
[综漫] 成为叛逆咒术师后攻略了哥哥同期
永乐町69号(H)
快穿甜宠:傲娇男神你好甜
谁说总监是性冷感?(百合ABO)
老司机和老干部的日常
可以钓我吗
被恶魔一见钟情的种种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