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海棠小说> 把竹马写进纯爱文后 > 第276章

第276章

是白死了吗?” 谢照从始至终没有说话,一双幽深的眼睛盯着赵元,赵元仍是那副看起来老实巴交的样子,握着拳头坐在昏暗的地牢中,与之对视,“我养了他二十年!他是我的儿子啊!我没想过他真的会来救我,他一入京就在找我,可惜到底没能够见上最后一面,今生是我这个做父亲的无能,亏欠他许多,便用京梁士族这百来户的人命,来稍微弥补我这个做父亲的内心的愧疚吧。” 一片安静中,尘光无声地涌动着,赵元轻声道:“算一算日子,宁州府的消息也差不多该抵达盛京了吧。” 谢照盯着他,终于转过身一步步往外走,身后牢狱大门缓缓闭合,将那张隐约发亮的脸庞彻底关在了黑暗当中,遥遥的似乎传来一声笑,仿佛这深不可测的地牢中真的封印着一只绝世大妖。事到如今大势已去,即便留有杜勋这一手,也不可能东山再起,既然注定今生不得化龙,那就化作一阵妖风、一场血雨,生是不可能生了,便一同死吧。 谢照一出门立即叫来侍从,“快去宁州打探消息!” 待所有人都离开后,狱中重新归于寂静,风啪的一声将窗户从外打开,透明的夜光如清水般照了进来,赵元感觉到寒意,回过头看去,小小的一扇窗户外,雪花还在轻飘飘地飞舞,空中好似隐约盘旋着轻笛声,空灵幽寂,赵元的心情也跟着那雪花渐渐飘了起来。 他看了很久,身体也逐渐冻得僵硬,不知道是不是幻觉,亦或者是真的魂归来兮,他隐约看见那一簇朦胧的雪光之中,有道沁绿的身影款款而立,她就那光中静静望着自己。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赵元重新低下头去,轻笑了声,也不知道是在笑自己最后将谢照的这一军,还是笑这些无聊至极的世事,“等一等,很快就能见到了。” 宁州大屠杀震惊朝野,赵元于狱中自尽。 谢府。银白色的烛光照耀着拱竖如山的牌位,谢照在光海中默立,不知在想些什么,脚步声扯回了他的思绪,他回过头,在看清来人的面容后,他回身将妻子桓郗的牌位轻轻摆回原位。 谢珩在祠堂外停下脚步,此时天色已暗,父子俩一内一外,一亮一暗,四目相对,谁也没说话。谢照莫名想起多年前他目送谢灵玉离开谢府时,自黑暗中投来的那道视线,也是像今日这样暗潮汹涌、惊心动魄。 “为什么?” 风雪好似瞬间激涌起来,瓦檐下的精铃当当作响。 谢照直言问他:“你是来兴师问罪的吗?” 谢珩道:“今日千里流血、两败俱伤之局面,是你想见到的吗?” 梁朝崇尚玄学,早已将儒家的东西抛得七七八八,却唯独留下了“孝道”,世家大族以孝道传世,朝廷以孝治天下,如建章谢氏这样的簪缨世家向来有“尊长”的传统,当面质问自己的父亲,足以称得上大逆不道,谢照打量着谢珩,道:“治国如医人,想要根除暗疮顽疾,免不了动刀流血,一时之痛比起积重难返的溃败,算不了什么。” “即便牺牲宁州,亦不足惜?” “不足惜。”他毫不犹豫。 谢珩道:“将天下视作棋盘,将君臣视作棋子,你高高在上已久,视自己如神,已经没有了人性。” 谢照眼神骤变,这一刻,遥相对立的两个人眼中均不见任何亲情,原地只有新旧两代政客在互相凝视,他们的脚下,是整个大梁朝所有权力百川入海的终点,处在这种位置上,没有父与子。 谢照是聪明人,谢珩这两句话一说出来,他也就明白了对方的来意,他回过身在太师椅上坐下,慢慢道:“梁朝开国时,中州风雨飘摇,先祖自西陵出,率一众士族拥函王赵熙为帝,三百年来宇内海晏河清,祖先将基业传至我手中,我又亲自交到你的手上,这是盼望你能够将其发扬光大,如赵慎、赵元之流,于河西日拱一卒,图谋分裂天下,你明知他们野心勃勃,却一再纵容,养虎为患,致使西北三镇尾大不掉,最终酿成今日血流成河的惨剧,你真的一点过错也没有吗?” “今日之事是我之过。”谢珩出人意料地承认了,“暗疮顽疾不在西北,而在中朝,所谓皇族门阀之争,根源是士族乱象激起民愤,有识之士穷则思变,推选出先太子,杀了先太子,仍有赵慎,杀了赵慎,亦有后来者,士族乱象一日不革,后来者源源不绝。在其位谋其政,不能正本清源,这是我为人臣、为人子的过错。” 谢照自然能听出谢珩的话外之意,为人臣、为人子有过错,那为人君者,为人父者,又做得怎么样呢?谢照问他:“你可知道,赵慎今日打着罪太子的名义谋逆,他若是当上了皇帝,第一个要灭的便是谢家?” 谢珩道:“所以你今日大开杀戒,究竟是为了社稷生民,亦或是为了门户私计?” 谢照眼中顿时波澜汹涌,最终却归于沉寂,“士族乱象频生,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如你所说,变终究是要变的,然而该如何变?马车要行驶在康庄大道上,而非乱石丛中,我将坑洼乱石清理了,你们将来才能够走得顺利。你一贯不赞成我的所作所为,但其实我也快要死了,国也好,家也罢,国是你们来治,家是你们来当,我所做的终究都是为了你们。” 谢照深知以谢珩的性情不可能对雍州下重手,所以他提前调走了谢珩,父亲的心中其实是能够理解儿子的,甚至默认了他对仁义的坚持,这些年来他对谢珩的怀柔政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是源自于此。若非赵元藏匿罪太子遗孤,其野心实在昭然若揭,他也不会出手。 谢照叹了口气,缓缓道:“当初我自你的祖父手中接过这份基业,盛世已接近尾声,弊端初显,变数激增,权力是好东西,任是谁都想来分一杯羹,他们步步紧逼,我一让再让,你可知最一开始亮出刀剑的,并非是我。” 朱雀台案过去二十年了,这是谢照第一次主动提起愍怀太子,他背对着林立的先祖牌位,注视着谢珩道:“你言之必称家国,可梁朝还真是先有的家,再有的国。当初先汉覆灭,赵氏皇族四处流亡,是谢家先祖率领一众士族力挽狂澜,击退氐人,找到逃难的函王,拥护他称帝,这才能在南方重新建立梁朝。三百年来,京梁士族竭力护卫梁朝江山,数代人为此呕心沥血,诚然今日士族中出了问题,但三百多户忠烈之后难道就该即刻就死吗?不教而诛是为虐也,我一向主张缓慢变革,对太子一党处处忍让,却只换来对方除之而后快的决心。隆庆改革、削减府兵、均田改制,愍怀太子急切地想要铲除士族收回皇权,却不记得当年拯救赵氏江山的,正是他们今日视作罪魁祸首的京梁士族,当日只要我再退一步,屠刀就将自我们举族的头顶落下,清凉台必然血流成河,朱雀台案前,我曾问季少龄,士族当真是十恶不赦吗?你可知道他的回答是什么?他回答我,道不同不与谋。” 谢照说到此处停了很久,“一个朝廷不能有两种制度,听完我便明白了。兔死狗烹,言犹在耳,为了这个家,为了士族基业,有些事情我不得不做,但我希望你不必如此,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交到你手中的是一份足够干净的家业,你尽可以去改革思变、去

相关推荐: 一世独宠:庶女为妃   缠欢!被清冷佛子撩的脸红心跳   失身酒   我有亿万天赋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   未婚妻和乡下表弟   妄想人妻   漂亮大美人被腹黑校草叼走了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南安太妃传